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陈康亮)20日,中国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当天沪深股指早盘低开,随后窄幅震荡,但尾盘遭遇跳水,最终双双大跌收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更是暴跌近1.5%,失守2000点大关。
截至20日收盘,上证综指收1993点,跌1.4%;深证成指收6998点,跌2.12%;两市全天共成交2091.3亿元人民币。中小板指全天跌3.1%,收4708点;创业板指全天跌3.31%,收1417点。
国都证券策略分析师肖世俊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天A股的大跌除了市场对于经济下滑的担忧外,来自资金面的压力亦是重要原因,特别是考虑到美联储加息的时间窗口可能早于市场预期。
北京时间20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继续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4月份继续缩减购债100亿美元,购债规模降至550亿美元。美联储主席耶伦预期,如果美联储继续以目前的进度缩减购债,购债计划将在今年秋季结束。
肖世俊表示,美联储最新的政策声明引起部分投资者的恐慌,投资者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时间可能早于预期,当天亚太股市普遍遭遇重挫。
针对未来的走势,肖世俊认为,短期股指走势不容乐观,考虑到近期发布的宏观数据欠佳,若缺乏实质的政策利好出台,市场关于经济下行的预期可能进一步加重;加之美联储持续缩减购债规模、新股发行重启等因素,预计短期大盘仍有下跌空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