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起停辦個體食品生產許可証--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北京今起停辦個體食品生產許可証

2013年04月01日15:59    來源:北京晚報    手機看新聞

《北京市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今起實施。市質監局官網就《辦法》實施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下發通知,其中明確,對個體工商戶和無實際生產場所的集團公司,均不再受理食品生產許可証的申請。

隻有企業才能申領生產許可

市質監局表示,食品生產許可申請必須以企業組織形式的名稱提交,個體工商戶因不是企業組織形式,其提出的換、發食品生產許可証的申請不予受理﹔對於個體工商戶已經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証的,該許可証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

相關人員解釋說,有些個體工商戶在申請生產許可証時盡管達到了條件,可是很多后續問題卻難以處理,個體工商戶的設備環境和生產保持能力均很難得到保証。

按照《辦法》規定,對於無實際生產場所的集團公司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証的,也不再予以受理,已經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証的,該許可証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

據市質監局今天上午提供的數據,目前本市共有1656家食品生產企業符合規定的食品生產許可必備條件,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証。根據規定,這些企業可將在產品包裝上加印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証標志及生產許可証編號。

個體戶須辦“作坊証”

按照新規要求,今后,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制現售)的個體工商戶應當按照《北京市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監督管理指導意見》和各區縣政府的相關規定,取得北京市食品生產加工作坊准許証。

根據《意見》要求,從事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制現售)的個體工商戶必須有固定加工場所,生產預包裝或簡易包裝食品,從事具有北京傳統特色食品的生產加工。

質監部門將對符合條件的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發放准許証,這樣作坊就有一個“合法身份証”。

作坊不得生產“裸裝”食品

在取得合法地位后,食品作坊在生產上還有“限制”,不得生產:裸裝食品﹔納入國家產業政策目錄的產品,如白酒、葡萄酒、乳制品等﹔不具備本市傳統特色的食品或者僅對食品進行分裝。

裸裝食品顧名思義,就是無任何包裝的食品,是食品行業中監管難度最大的一類食品。“要求食品作坊‘不得生產裸裝食品’主要是出於衛生和安全的考慮”,市質監局食品處處長郎志強介紹說,食品小作坊此前一直是監管的薄弱環節,加上規模小,又沒有相關標准,無法取得生產許可証。

區、縣政府可結合本區縣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區域內食品生產加工作坊生產加工食品的品種目錄。制定品種目錄時,應當充分考慮當地實際情況和地方傳統特色食品的發展需要,嚴格控制高風險食品。但新規要求,作坊不得委托或者受委托生產食品﹔同時禁止向商場超市、連鎖經營的餐飲企業銷售生產的食品。(記者楊濱)

(責任編輯:聶叢笑、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