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張玉良:中國不是所有地區都有房地產泡沫--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宏觀

綠地張玉良:中國不是所有地區都有房地產泡沫

2013年04月02日08: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日前出席在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時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專訪。他就目前房地產市場泡沫論、“國五條”、房企赴海外發展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記者:由於近期房價非理性的高速增長,2月20日國務院出台后續調控措施“國五條”。但是,隨后出台的細則卻頗受爭議。您從房地產企業角度怎樣看“國五條”?在“國五條”進入實施階段,房地產市場將會呈現什麼樣的趨勢?

張玉良:“國五條”是一個比過去的調控更加完整,更加系統,更加市場化的調控手段。其要求增加供應,並提出對投資收益征收20%的稅收,同時加快對持有的物業征收房產稅,這些政策從總體來看更加市場化,更加系統。“國五條”的出台意在打擊部分房價過快上漲城市的樓市。

事實上,現階段全國房地產市場分化較為明顯。因此,說國內房地產市場有泡沫我不是很贊成。的確有部分城市出現泡沫,但絕大多數城市還是健康的。例如一線城市住房價格的確較高,但卻是健康的,因為高房價是由需求激增引起的。

從市場看,雖然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從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價上漲明顯。但是全國絕大部分城市,包括一些省會城市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還是相對平穩的,甚至出現銷售較差的情況。隻有那些人口流失,新建住房卻持續增加的城市,才產生泡沫。

所以我們在貫徹政策當中更要有針對性。比如對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上漲程度非常快的,“國五條”必須全面落實。但是對三線城市,這些政策可能用不到。例如,一些市場較差城市,如果銀行再限制貸款,則房地產市場將會更為萎縮,因此,我們的政策應該是促進其釋放消費的政策。

一線城市房價漲幅較快的原因是人口在短時間內大量積聚。我國行政資源較為窘迫,因此,北京、上海等擁有大量資源的城市展現出較強的磁性,吸引大量人員進入。這就造成我國供求矛盾突然階段性爆發。與此同時,在城鎮化的背景下,將更加催生大量的供求矛盾。

在稅收方面,我國房地產稅賦較重,因此,在供不應求的條件下,逐漸形成賣方市場,稅收間接轉嫁至消費者,這也造成了房價不斷上漲。例如:稅收在開發領域資金20%左右,如果加上房地產、水泥、鋼筋等上下游產業,稅賦可能高達50%。

因此,如果不從稅制上改革,房價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另外,我國宏觀政策也應對人口進行導向管理,主動適應市場導向,根據需求、制度等做出相應的動作。因為中國各個城市差異性太大,有的地方需要去限購,有的地方不限購也沒有人買,因為這些地方的經濟水平低,人口不再導入而在導出。譬如說有的地方房價在上去,但是有的城市房價根本是沒有上去,有的城市人口超千萬了,房價仍然是非常低的狀態下,這種地區我們征收20%的交易的盈利稅是不需要的。

記者:綠地集團2012年海外業務收入達20億人民幣,同是房企的萬科也開始加速海外布局,那麼是什麼樣的吸引力,吸引中國房企主動走出去?

張玉良:走出去是適應市場的需求的需要。現階段,中國投資消費客數量、海外留學生數量、中國在海外旅游游客數量增多,這三種市場力量不容忽視。在國內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同時,更加大了部分國人對國外房地產投資的需求。數據顯示,澳洲每年成交新房的70%,都是中國買家。與此同時,有關部門統計,中國境外游客達到一億人次,未來幾年會翻幾番,增長的速度驚人。因此,對於有自己品牌、有競爭能力也有專業能力的中國企業,完全可以走出去為華人提供消費服務。

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再加上中國企業自身的優勢,因為中國大公司在華人中的品牌影響力、市場號召力、境外獲取各種資源的能力以及自身的開發能力都具備,因此我想中國的大企業在積極穩妥的情況下拓展海外市場是時候了。

記者:那具體來說,國內房企走出去現在還面臨哪些困難?

張玉良:房地產行業走出去仍處於起步階段,人才支撐、風險防范、了解當地文化與法律的能力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另外,企業管理能力、技術開發能力以及在異地能否適應,是否能獲取境外資源都將是嚴峻的考驗。與此同時,還要解決商業的運營模式等等。

當地政府來看,除香港征收大陸買方的稅費,目前還沒發現其他的國家有這樣的跡象。我們的開發對城市建設、引進資金、就業等都有幫助,因此許多國家都是歡迎和鼓勵我們的。

總的來說,雖然房地產業走出去還面臨不少困難,但是還是應該積極探索。從綠地來看,較一般企業來說,資金、項目、土地優勢較大,再加上已有專業的開發能力,因此,我們在堅持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努力做好國外市場的探索,穩步的進入,在風險中化解風險。

(責任編輯:孫博洋、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