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去年夏天開始,國產運動品牌的尷尬處境就開始走進輿論的視野。這個借助北京奧運概念爆發的行業,正在經歷一波關店潮——安踏、李寧、匹克、動向、特步、361度曾經擁有逼近5萬家的門店,但在過去一年就關了5000家。
近一個月來,他們先后發布的財報更是佐証了行業的蕭瑟。營收方面,隻有特步有小幅微增,淨利方面,隻有中國動向呈現增長,李寧更是交出了上市八年來收個虧損成績單,而且一虧就是20億。國產運動品牌到底怎麼了?
從北京奧運上李寧手持火炬俯瞰世界,到五年之后整個行業劃出U型曲線,國產運動品牌們“閉著眼睛也掙錢的時代結束了”。有媒體描述說,報表上數字下跳,實體店裡產品打折,是2012年運動品牌的集體動作,而且這一動作持續至今。
分析認為,打折潮和關店潮的原因在於,過去十年裡各大品牌不惜血本的盲目擴張,和“品牌+大批發”這樣的粗放分銷模式導致的門店庫存高企。
其實,壓力大的不止是國產品牌,耐克、阿迪同樣庫存高企,后者全年淨利潤同比下降高達61.9%。體育品牌專家張慶認為,整個行業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矛盾。
張慶:現在隨著電商的發展,包括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的發展,給消費者帶來了更多樣性的選擇。而且體育在中國還沒有真正成為全民普遍性的生活方式,專業用品往往容易被休閑類的產品替代。
不過,關店並不是世界末日,張慶認為,關店同時意味著渠道的優化,未來誰能生存,就要看誰的產品和營銷策略更有效了。
張慶:目前採取措施進行渠道優化的品牌,關閉的都是些低效店鋪,評效、單位面積產出比都比較低,或者是租金過高的鋪面,不太合算,還有小面積店鋪、競爭力不夠強的分銷商。長遠來看,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還在逐步提升,長期還有增長空間。這也恰恰是優勝劣汰,其實這個行業容納不了這麼多品牌,必然有淘汰。
容納不了,就隻能被淘汰嗎?也許還有別的出路。值得注意的是,在體育用品市場愁雲慘淡的時候,戶外用品市場卻保持快速成長。比如探路者,2006年至2011年期間營收規模增長了10倍。
這或許能夠國產體育品牌一些啟示。據報道,李寧已經開始嘗試進軍戶外領域,開辟這片高利潤、高科技、高投入的市場。而361度、安踏、特步等公司則瞄准了童裝。
有評論說,毫無疑問,2013年對於整個國內運動品牌來說,“去庫存”是生死問題,而主題之外的差異化發展,則是真正的出路問題。
另一方面,與國內市場相比,幾大品牌在國際市場更為高調,大牌球星的代言、國際賽場的廣告牌——走出去似乎正在成為他們的出路。但是,最早國際化的李寧卻也經歷了境外市場受阻。
消費領域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黃升民:做一個市場、達到一個銷量,因為有價格優勢,能把量做上去﹔但是真正要深入人心,讓別人承認你是一個大品牌,有知名度、美譽度、好感度,這個路子其實還要走很長。(記者庄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