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最近,在大連,一些影院"謝絕外帶食品"的消息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3月起,華臣影院集團開始在所屬影院實行"謝絕外帶食品"政策。不過對此,當地的人們卻有不同看法。
在剛剛散場的演廳,清掃人員告訴記者,影院讓觀眾將外帶食品寄存起來或者吃完再進,但也有一些觀眾將食品偷偷帶進影廳。在沒有實行"謝絕外帶食品"前,觀眾帶什麼的都有。一場電影后,除了滿地瓜皮紙屑,無意弄撒的飲料滿地膠黏。經理郭麗表示,規定實行后,外帶食品的觀眾從原來的30%降低了10%。大部分觀眾表示能夠理解,解釋不通的影城會實行退票。
有觀眾提出,為什麼影城賣的食品就可以帶進影廳?大連最早實行謝絕外帶食品的萬達國際影城經理李惠告訴記者,基於兩點考慮,一是增加影城賣點的營業額,二是站在服務的角度。曾有觀眾認為,影院謝絕外帶食品是霸王條款,將萬達國際影城告上法庭,最后萬達打贏官司。
影院賣的大爆米花桶個頭不小,撒在地上很難收拾。影院自賣食品價格又是怎麼定出來的?比超市的價格可是貴多了!
看電影究竟該不該自帶吃的?在不同的國家,做法也是各不相同。全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唐辛子告訴我們,日本的影院也不允許外帶食品進去。
唐辛子:日本的影院是不允許外帶食品進去的,每個影院自己都會有一個賣類似於快餐的櫃台,賣飲料、熱狗、漢堡包、薯條、爆米花之類的東西,反正外帶的不允許。影院規定能吃的食品就那麼幾種,外帶主要是沒辦法控制食品的品種。如果你要帶一包泡面,或者帶那種有餐具的東西或者味道很濃的東西,會把影院弄臟,影響到旁邊看電影的人。日本人特別講究不給周圍人添麻煩,不允許外帶食品主要是為了方便影院管理。
唐辛子說,日本影院自售的食品價格與外邊超市賣的基本沒有差異。
在韓國,全球華語廣播網韓國觀察員南黎明介紹,韓國的電影院也曾一度禁止外帶食品。現在,這個規定取消了。但是,對允許自帶食物的品種有嚴格要求。
南黎明:韓國電影院現在允許攜帶食物入場,但是對攜帶的食物有要求,首先要考慮其他觀眾的感受,味道較為明顯食品不允許帶,另外還要考慮到安全,比如說沒有蓋子的熱飲料不允許帶入電影院﹔一些小零食也要考慮味道還有嚼的聲音。不同的電影院都有不同的規定,但是大致都差不多。總之在韓國觀看電影也是十分講究公德的,毫無顧忌站起來上廁所的行為也被看作是不文明的行為。
在澳大利亞,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透露,澳大利亞電影院允許自帶食品,但是人們一般還是願意從影院買。
胡方:澳大利亞絕大部分電影院沒有明文規定不能夠自己帶吃的東西去電影院,但是通常澳大利亞人也不會特意從外面帶,因為電影院賣的爆米花和可樂並不貴。
在美國,留學生李薇告訴記者,美國人看電影很多都自帶食品,而且,許多影院的爆米花都是隨著電影票一起出售的。
李薇:在美國看電影觀眾自帶食品的現象很普遍。一些影院為了促銷,為顧客准備專門的可以循環使用的塑料杯,觀眾每次去可以領取免費的飲料。觀眾也可以自帶東西,自帶飲品、零食都可以,而且許多美國影院的爆米花都是隨電影票一起出售的。(記者 宮麗莉)
(來源:中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