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總署:每一個美元都能找到一份實際存在的報關單--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海關總署:每一個美元都能找到一份實際存在的報關單

王希、錢成

針對“中國出口數據存在一定程度虛報”的質疑以及內地和香港貿易統計數據存在差異的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10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作出了回應。
2013年04月11日07:2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王希、錢成)針對“中國出口數據存在一定程度虛報”的質疑以及內地和香港貿易統計數據存在差異的情況,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10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作出了回應。

  鄭躍聲說,按照聯合國貿易統計規則和國內規定,實際進出中國關境的貨物,要按照進出境時的全值進行統計。在中國關境之內的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關境內的其它地區間相互往來的貨物,不列入海關貨物貿易統計。

  他說,海關對進出口貨物貿易統計的原始資料,是企業向海關申報的進出口報關單或其它規定的申報單証。海關總署採取“超級匯總”的方式,直接從企業申報的單証中來提取數據進行匯總。

  他進一步解釋說,所謂“超級匯總”,就是在全國任何一個海關現場,一張報關單辦結海關手續后,數據就自動進入了海關報關單處理系統,由統計司直接提取數據,不經過任何中間環節。

  “列入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的每一個美元都可以找到一份實際存在的報關單與之相對應。”鄭躍聲說。

  對於內地與香港之間的貿易數據差異,鄭躍聲認為,主要是由於統計方法上的差異造成的。他進一步解釋說,在貿易實踐中,內地一些出口商在向海關申報時由於不了解貨物下一步流向安排,會將出口目的地申報為香港,這樣這些貨物就列入了內地對香港的出口統計。而按照香港特區政府的貿易報關制度,如果貨物僅在香港作轉運或過境,而不在香港進一步加工、消費或轉賣,那麼就不必向海關提交報關單,也就不列入香港統計的內地進口中。

  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內地與香港雙邊貿易總值為1098.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1.2%。

  談及這種高速增長的原因,鄭躍聲分析說,首先香港作為自由港歷來都是內地進出口貨物的主要周轉地﹔第二,隨著國內產業梯度轉移的加速,上下游企業的供貨可以更多地選擇通過香港來完成,這相應拉高了內地對香港出口的增速﹔第三,不少跨國公司將其全球物流配送和分撥中心設在香港,其配送經營和運作模式也會相應拉高內地與香港貿易數據。

  對於有媒體報道的“一些企業通過貨物出口帶來資金的流入”等現象,鄭躍聲表示海關總署也正在關注,並進行了初步調查研究。他說,下一步我們還將會同有關部門做進一步更深入詳細的調查,希望能夠徹底理清對港貿易超常增長的各種原因,並在必要時視情況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

(責編: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