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試點擴圍 樓繼偉:分稅制改革逐步完善--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營改增試點擴圍 樓繼偉:分稅制改革逐步完善

2013年04月18日09:58    來源:中國廣播網    手機看新聞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這兩位履新一把手昨天史無前例的聯袂接受媒體採訪,話題是“營改增”。

  時間再往前推,一周前,即4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針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議題進行了一番緊張討論。

  什麼是營改增?舉個例子可能更直觀一些,比如一個產品100元,生產者銷售時已經繳納了稅金,購買者再次銷售時賣了150元,他隻需對增值的50元計算繳納相應的稅金。同樣,對以前交營業稅的項目,比如提供的服務也採取增值部分納稅的原則計稅。這項稅制改革最早是從上海開始試點的。

  對於營改增,決策層已將這項政策定義為“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有“專家型官員”之稱,上任以來短短一個月,為數不多的公開發言就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和熱評。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一個月前還是財政部副部長,“營改增”恰恰由他主管。兩位一把手亮相,暢談的又是重頭戲,精彩自然不言而喻。

  話題一:營改增的前世傳奇

  “營改增”,學名就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而營業稅是第三大稅種,可想而知,此項改革在數量級上就是“重頭戲”。作為1994年稅制改革的親歷者,樓繼偉認為“營改增”就是為那一次改革掃尾:

  樓繼偉:我們傳統上是產品稅呀,最大的問題是重復征稅,94年改革時候把增值稅變成了最大的稅種,好處呢就是隻對某個行業的增加值征稅。但是94年改革的時候留了一個尾巴,留了一個營業稅,實際和過去產品稅的特點差不多,就是重復征稅,但是當時服務業的規模不是很大,改革的難度很大,復雜性非常高,為了解決主要的矛盾,主要的問題,所以這一部分還是保留了。我們這一次營改增是分稅制改革的逐步完善,也可以說逐步進入收尾階段。

  從2012年1月1日起,上海成為“營改增”的第一個試點城市,試點行業也隻有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令所有人頗感意外的是,不久,其它省份就紛紛要求加入到試點行列中來,“營改增”試點一發不可收拾,截至去年年底,試點地區已經從一個城市擴大到9個省市,經濟總量佔據全國的半壁江山。王軍用數字解讀地方的熱情由何而來:

  王軍:第一從面兒上來講,95%的企業是減負和稅負沒有產生變化,5%的企業稅負是有所增加的,第二是所有的小規模納稅人,包括眾多的個體戶都是減稅的,減稅幅度有40%。

  減輕企業負擔僅僅是營改增的眾多“紅利”之一。得益於營改增,2012年,上海第三產業增速超過10%,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首次達到60%。更出乎意料的是,跨國公司更樂意落戶上海。

  話題二:營改增的現實問題

  正如王軍的數字所透露的,在營改增試點中有5%的企業稅負有所增加。仍然以上海為例,交通運輸業雖然整體減稅,但該行業中仍有約30%的一般納稅人稅負有所增加。樓繼偉直言, 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

  樓繼偉:剛才王軍同志所介紹的一些問題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因為試點的面太小,試點的地區太少,面大了以后,好多問題就解決了。

  增值稅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環環征稅,道道抵扣,形成一個看不見的鏈條。而現在試點僅僅在九個省市,兩大行業進行,鏈條實際上沒有完全連接起來。眼下,上海的交通運輸企業購買外省市物流輔助服務時,因兄弟省市沒有納入試點范圍,不能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也就談不上抵扣稅款了。王軍樂觀估計,隨著時間推移,情況會發生變化的:

  王軍:這個增負的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區擴大,試點行業的增加,增負的面兒還會繼續下降。比如上海9.2%的企業增負面中,我們做了一個統計,每個月增加1塊錢到2000塊錢的佔整個增負企業的60%以上。如果郵電通信和鐵路這兩個行業推開了,再加上22個省市的推廣,增負1塊錢到2000塊錢的企業的情況就會發生逆轉了。

  正如王軍所說,為了能連接起增值稅的完整鏈條,國家決定從今年的8月1日起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推開,把廣播影視作品的制作、播映、發行等納入現代服務業試點。另外,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營改增”試點。樓繼偉給出時間表:

  樓繼偉:財政部和稅總是准備是盡快,把一些方案做出來,能夠今年年底,不管什麼時候能做就做,不行明年年初。

  話題三:營改增的未來之路

  藍圖繪就從來都不意味著前方就是陽關大道。在國家稅務總局提供的一份《擴大試點總體工作安排表》上,從現在開始到年底有35項工作,涉及發票的印制、人員的培訓、納稅人的輔導等等。王軍表示,為了能讓試點在全國順利推開,他們想到了對口支援:

  王軍:我們准備讓九個先搞過的省市的地稅和國稅部門,讓他們對口支援8月1日要推開的省市的地稅和國稅部門。

  在各項工作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國稅與地稅的交接。在現行體制下,營業稅歸地稅局征收,增值稅歸國稅局征收,營改增需要國地稅交接。一些個體工商戶擔心,原來由地稅局核定的納稅額度,轉到國稅局征管后會不會提高?王軍讓大家打消顧慮:

  王軍:我也借這個機會,請廣大個體戶放心,在地稅向國稅交接的過程中,核定征收的個體戶的稅收一律不變,而且如果今年內,它的規模沒有增加的話,它的核定征收額也一律不變。

  除了征收問題,使用的問題更為關鍵。營業稅是地方政府能支配的最重要的稅種,而增值稅按照75%和25%的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享。為了能順利推開“營改增”,原來繳納營業稅的納稅戶繳納的增值稅雖然由國稅征收,但是歸地方政府所有。然而試點總要結束,當營業稅退出歷史舞台時,什麼來支撐地方政府呢?樓繼偉說:

  樓繼偉:中共十八大報告也講到了要構建地方稅體制。如果把營業稅拿掉了,怎麼形成地方稅體系。目前我們正在研究,第一比較快的把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覆蓋,第二認真研究地方稅體系是什麼,第三專項轉移支付太多,要大力壓縮和合並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半轉移支付,然后研究怎麼樣設定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 

(責編:財經實習、喬雪峰)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