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交易日下跌超過了13%!“到底發生了什麼”?在過去的一周,全球投資者都在為金價離奇暴跌尋找答案。即使太多人明白市場從來都是變化莫測,真相無從考據,但面對如此一生都可能遇不到的一次黃金“大劫”案,誰又不想弄個明白?可惜的是,沒有人能找到答案。
“黑天鵝”惹的禍?
4月15日,作為全球黃金價格風向標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從上一交易日收盤價1501美元/盎司自由落體式下跌140美元,收於1361美元/盎司,跌幅達9.3%,創下自1983年2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一時震驚全球資本市場。就在上一個交易日,金價剛剛暴跌超過4%。
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國際金價突然狂瀉,對於黃金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令人憤怒而痛苦的經歷。到底是什麼觸發了黃金暴跌,恐怕是痛苦的投資者急於尋找的真相。不過,面對暴跌前國際市場上鋪天蓋地的信息,要找到這隻“黑天鵝”並非易事。
率先登場的是塞浦路斯。就在紐約金價暴跌的前一周,塞浦路斯將出售黃金儲備的新聞登上媒體頭條,這讓本已十分脆弱的黃金市場雪上加霜。市場分析師認為,塞浦路斯雖然擬拋售的黃金隻有10噸左右,但一旦真的實施,可能會引發其他歐洲重債國家的效仿,從而引發更大黃金儲備國的拋售。
與塞浦路斯相比,還有人相信,中國這個黃金消費大國,周一公布的7.7%的經濟增速令人失望,使得全球風險資產遭到拋售,而黃金和石油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兩類大宗商品,自然首當其沖。但事實証明,中國這個“黑天鵝”身份名不副實。在金價大跌之后,中國的消費者青睞黃金的剛性需求被迅速釋放,居民大量搶購黃金首飾以及投資金條,黃金賣場甚至被“洗劫一空”,一時間竟成為穩定金價的支撐力。
“有時候問題很簡單,人們卻想得很復雜,有時候問題很復雜,人們卻又想得很簡單”。國際經濟問題專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從今年2月起就開始看空黃金,是國內為數不多准確預測這輪黃金下跌行情的專家,在他看來,黃金暴跌只是投資者對黃金“恐高”情緒的一次集中釋放,是必然中的偶然,而不是什麼“黑天鵝”惹的禍。
高盛扮演什麼角色?
當人們把眼光重新移到美國市場,豁然發現,也許黃金暴跌一開始便是投資銀行高盛導演的一場大陰謀。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每一次暴漲暴跌背后總少不了著名投行高盛的身影。早在1月份,高盛就曾發布分析報告預測金價將在今后5年持續走低,到2018年可能將跌至1200美元/盎司,但其對黃金價格的短期預期仍然在1600美元上方。
高盛看空黃金的報告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市場之上,隨時可能落下,讓人惶恐不安。4月10日,高盛再次發布報告,將2013年和2014年金價預期分別由此前的1610美元和1490美元下調至1545美元和1350美元。高盛報告表示,“過去一個月黃金價格未有改變,凸顯持有黃金的信念正在迅速消退,我們認為金價大幅反彈很難出現”。
雖然高盛的看空報告顯得十分准確,但在一部分人看來,這並非高盛的分析師高明,反而証明了他們操控市場的野心。“高盛為何密集發布看空黃金的報告,是不是早已提前建倉空單,而眼看著金價不跌,著急了?”觀察者說。
細心的觀察者發現,自國際金價從2011年9月初從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高位上跌下來后,高盛、美林、瑞銀等大型投行報告意見往往非常一致,尤其是2013年以來,非常一致的看空不得不讓人生疑,“這麼多投行的分析師,大家觀點都一致,難道只是巧合?”
伯南克的陰謀?
就在市場投資者懷疑高盛等投資銀行在背后搞陰謀的同時,一個更令人驚顫的消息正在通過社交網絡在歐美分析人士中傳播,而矛頭則直指美聯儲。
有經濟學家在社交網絡“推特”上稱,“黃金價格突然暴跌,很可能是美聯儲提前向市場機構泄露會議紀要,美聯儲曾經操縱黃金價格,現在也完全有可能這樣做,雖然這不是鐵証,但非常有趣。”
據海外媒體爆料,美國財政部一位前任官員日前表示,“從4月開始至今,這場陰謀就在進行中,交易所告訴客戶,對沖基金和機構投資者都在放出拋售黃金的信息,緊接著高盛便宣布黃金市場將進一步拋售,他們想做的,就是恐嚇個人投資者遠離黃金……”
近日,美聯儲多次爆出消息稱,當前美聯儲內部對正在執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分歧越來越嚴重,美聯儲官員對是否應該在年中縮減當前每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計劃展開激烈爭論,但每次例行議息會議之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又總會透露出量化寬鬆停止遙遙無期的觀點,讓市場始終處於糾結之中。
有分析認為,美聯儲透露出量化寬鬆即將結束的信息,是為了打壓金價,迫使投資者退出黃金市場,轉投美國國債,這樣便能降低美國國債的收益率,進而減少美聯儲量化寬鬆的成本。
“美聯儲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種陰謀論口吻,看似並不應該出自華爾街絕頂聰明的精英之中,但在詭秘而又難以解釋的市場行情下,大家還是有點半信半疑。
本版撰文 晨報記者 孫春祥
-黃金的故事
“泡沫”還是“財富”?
在30年一遇的暴跌中,回顧黃金的前世今生,不禁追問——它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泡沫”,還是無可替代的“財富”?
1973年-1980年
第一波牛市
黃金崇拜
當黃金與美元在1973年解除挂鉤關系后,金價迅速突破100美元/盎司。1978年全球“第二次石油戰爭”打響,刺激黃金價格的飛漲。到1980年1月,金價已經飆漲至難以想像的850美元。當年的貴金屬交易員說,“很顯然,人們還陷在黃金崇拜的情結中難以自拔。”
1980年-1999年
踏上20年熊途
對黃金不屑一顧
1980年后,一些國家央行開始重新思考黃金的價值。當整個世界已經奠定了以美元為基礎的浮動匯率制度,而各國又存在相應的資本短缺,黃金儲備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利息收入的資產,遭到不少央行的拋售。到1999年7月,國際現貨黃金價格最終跌倒252美元/盎司的低點。
2000年-2012年
12年的大牛市
重回金本位
2000年后,美國科技股泡沫破滅,黃金再次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對象。2005年,金價上漲到400美元/盎司左右。此時,有些國家央行認為黃金的財富儲藏功能已經基本結束,再次在國際市場拋售黃金。但這一次,拋售黃金的央行們踩錯了節奏。2005年年中開始,金價突然爆發。2011年9月,黃金創出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市場開始出現一種聲音“紙幣終將崩潰,人類將重回金本位”。
2013年—?
熊出沒
暴跌突襲
在鮑爾森等黃金“死多頭”還在唱多黃金將要上漲至4000美元/盎司時,索羅斯已開始做空,並聲稱“黃金的避險價值已不復存在”。轉變來的如此突然,以至於很多投資者相信,這只是黃金上升途中的插曲。
然后,2013年4月12日、15日暴跌突降,金價從最高點已跌落20%,進入標准的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