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6日電(記者 董峻)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6日在北京共同發布的最新報告《2013-2022年農業展望》預計,未來10年全球農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為1.5%,與2003至2012年平均2.1%的增長率相比,農業生產的增速將放緩。
報告指出,農業耕地有限、生產成本增加、資源限制增多、環境壓力增大是這一趨勢的主要原因。由於生產增速放緩和需求增加等因素,農作物和畜產品的中期價格將保持在高於歷史平均價格的水平。
報告認為,產量不足、價格波動和貿易中斷依然威脅著全球糧食安全。這份報告發出的警告稱,隻要主要生產和消費國的糧食庫存不足,價格波動的風險就會加劇。由於糧食庫存不足,加上大范圍的旱災,例如2012年發生的旱災,會使全球糧價提高15%至40%。
報告還指出,隨著發展中國家在農業領域的投資增加,與發達經濟體生產率的差距將縮小,發展中國家所佔的全球生產份額將繼續增加。未來10年,預計發展中國家將佔全球肉類生產增長的80%,貿易量也將大幅提升。到2022年,在全世界粗糧、稻米、油菜籽、植物油、糖、牛肉、禽類和魚類的出口中,發展中國家將佔多數份額。
報告同時強調,要獲得這些經濟收益的份額,政府需要對農業領域進行投資以鼓勵創新、提高生產率並加強全球價值鏈的整合。農業政策需要通過加強風險管理手段來解決商品市場固有的波動,並確保土地和水資源的持續利用,減少糧食損失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