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鐵路春運最繁忙的時刻。時速動輒300多公裡的動車,誰在保障它們的安全運行?1月27日深夜,記者來到號稱“動車醫院”的北京南動車運用所一探究竟。
北京南動車運用所所長齊慶山介紹,我國的動車一般是日間運營、夜間檢修。動車組每秒行駛近百米,被稱為“沒有翅膀的飛機”,如果出現故障,后果非常嚴重,因此每列動車累計運行4000公裡或運行48小時后就需要檢修一次。
已是夜裡11點,動車所廠房內燈火通明,來自京津城際、京滬、京廣高鐵線路上一輛輛動車緩緩駛入,數百位機械師緊張忙碌著。
一列編號為CRH3—006C的乳白色動車組列車停在車庫9道上。機械師王劍帶領的四人作業小組接到調度室的檢修指令后,首先開始供電作業。車廂內的座椅、空調、照明、熱水、洗手間所有設施都在排查范圍,列車裙板、注水口等也要做常規檢查。
通電檢查完畢,經調度室允許后方可斷電。王劍小組開始了第二個步驟,也是最關鍵的斷電作業。在這個過程中,工程師要登上動車組的車頂,排查動車組的核心動力裝置——“受電弓”。王劍說,空氣中的金屬離子會對受電弓的絕緣子產生影響,如果出現一丁點大意,動車組很有可能出現斷電事故,癱瘓在鐵路線上。檢查完車頂,機械師還要走下地溝平台,對列車輪對、地板進行排查。
北京動車段黨委書記楊德文告訴記者,全段每天需要在夜間完成檢修的有近90組動車組,佔全天任務的90%。作為北京動車段下轄的四個動車所之一,北京南動車所春運期間檢修量由30列增加到42列。
和“90后”機械師聊天,記者發現,由於春運任務重,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已經兩三年沒在家和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了。
“機械師的工作時間一般是在晚上6點半到第二天早上8點半,春運期間一般要持續干到早上9點半,所以除夕夜和大年初一這些師傅隻能在崗位上度過。”動車所書記殷立永說。
老家在湖北赤壁的王洪一,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回家過春節了,“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是這麼過節的,大家也都慢慢習慣了。”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0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