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年關就到了,房子得抓緊裝修,過年住新房!”天剛蒙蒙亮,四川省寶興縣隴東鎮星火村村民李舉剛就忙開了:拎水、篩沙、和水泥,要把幾間屋子的地磚貼了。妻子楊光珍背上竹簍下菜地去,“快殺年豬了,多喂幾頓好的。”
矗立在山腳下的新屋,主體已經完工,一樓一底,上下各兩間。鄰近一處重建工地上,懸挂著醒目的橫幅,上書“人勤快,白手能起家﹔政策好,幸福有指望”。“村裡同意我在老宅上重建。”邊貼地磚,李舉剛邊講自家建房故事,“我家能蓋新房,仰仗重建政策好。全家4口人,政府補貼2.9萬元,挖地基時給一半,二樓封頂時全付完。”
新建房子要花十來萬元,李舉剛從銀行貸了5萬元。根據政策,按基准利率的0.6倍計息,通過縣裡設立的農房重建貸款擔保基金,頭一年全免息,第二、三年分別按30%、50%計息。
說起還貸,李舉剛倒也不犯愁,“勤快些,在山上挖中藥材一年能收入兩三萬元,兩個女兒在外打工每月能掙兩三千元,自家還開了個磨坊呢。”
他的鄰居、67歲的五保戶王朝富,半個月前就住進了框架結構的新房,王朝富帶著記者參觀60平方米的新居,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功能齊全。王朝富臉上洋溢著笑容。五保戶、孤兒、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眾,是農房重建的優先保障對象,由政府全資建房。在寶興縣,像王朝富這樣的38戶特困戶,春節前將全部入住新房。
“星火村有21戶村民住房需要重建,按照規劃進度,過年前四成重建戶能住進新房。對暫時還住在過渡房裡的受災群眾,政府為他們准備了一批過冬物資。”隴東鎮駐村干部郭軍杰說。省、市、縣組織的一批棉被等物資已發放到位﹔政府與大型超市、商貿點簽訂代購代儲協議,確保災區過冬物資供應充足。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