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夕,北京郵電大學南門外的一個小雜貨店。6歲的女兒趴在冰櫃上學習拼音,王姐招呼著進店買東西的客人,丈夫耿哥在裡屋收拾4條長長的帶魚,准備著晚飯。
今年剛滿40歲的雜貨店店主耿哥和比他小幾歲的妻子王姐都是河南人,10多年前來到北京。每天早晨6點,耿哥和王姐就得起床,“7點前把店開了,7點半送孩子到附近的幼兒園上學”。如果是夏天,店鋪開到凌晨2、3點是常有的事。
為了多學點東西,耿哥去年特意買了台電腦。“我小學都沒畢業,學的那些知識早忘得差不多了。就想趁自己還沒老,趕緊學點東西。要不然以后不開店了,出去打工都沒人要。這不,去年通過電腦看碟片,我把怎麼開摩托車給學會了。北京這麼大,開摩托車去辦事,能方便很多。今年打算把拼音給學好咯,以后打印點啥東西也不用麻煩別人了。”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31日 04 版)
(責編:達昱岐、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