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牆聳立,幾十米開外的哨樓若隱若現,煙霧下的山西平遙古城古朴之氣扑面而來。
1月26日,平遙正處在游覽淡季。我們來到預訂的家庭客棧,發現已人滿為患,而且有不少人身著警服。
正當我們准備離開時,客棧老板李先生趕緊解釋:“這是例行檢查,我們正常營業,稍等一下就好!”“例行檢查,怎麼這麼多人?”正疑惑間,旁邊的一位民警告訴我們:“這不前段時間雲南那邊發生了火災嘛,我們這幾天正在挨家挨戶排查,要把火災消除在萌芽中!”
辦好入住手續,檢查還沒結束,我們便和一位姓王的民警攀談起來。他說,平遙90%以上的房屋都是磚木結構,防火難度大。為不破壞建筑風格,大部分電線都掩埋在牆體內部,即使老化了,房主也難以發現。老王告訴我們,用電、用火的不安全是古城“最大的敵人”。古城現在還有很多人使用土炕,一般會在家堆放大量煤炭,且房屋基本上是連片而建,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老王說,他雖不是在古城出生的,但在平遙工作了幾十年,“守護古城,就是守護我們的家。”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2日 01 版)
(責編:達昱岐、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