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售票機吞了旅客錢,掃一掃看“跑步姐”怎樣處理 |
在鄭州東站見到馬玉華大姐時,她張口就是“2號口旅客卡票,我得趕緊過去!”然后一路小跑,記者和攝像機一眨眼被甩開了。
這是一個很少進入人們視野的工種。自動售票已經佔了鄭州東站售票總數一半以上。機器取票方便快捷,但也會帶來問題。最棘手的,是發車在即,卡票了、卡錢了,機器出了張白板票……怎麼辦?盡管幾率不高,但每次都是十萬火急,旅客急得跳腳,氣得罵人。這時候,就有馬大姐沖到面前,任說任罵,排憂解難。
馬大姐快40歲了,人們看見她經常是在巨大車站裡4個自動取票點之間一路小跑,人稱“跑步姐”。24台售票機分散樓上樓下,東頭西頭,這次春運,又增加了24台,全是她一個人在管。每天6點多起床,晚上10來點回家,渾身腰酸腿疼。
馬大姐總是跟票、跟錢打交道,算下來,填滿一台機器需要2550枚零鈔、零幣,根據需要不時補充,因此大家又管她叫“換鈔姐”。換鈔沒有想得那麼簡單,僅一台機器需要的硬幣就有30斤重,硬幣盒子把手沒用幾天就墜斷了。硬幣要分卷填,最后又要一枚枚核賬。票卷很重,每台機器兩大卷,要嚴格按號碼放。每卷最高票額100萬,一張不能丟,一個數都不能有閃失。
剩下最大一項工作,就是處理緊急故障。機器多,尤其是調試期,卡票、卡錢一旦出現,對旅客來說就是緊急情況。馬大姐要在最短時間核對金額,補齊錢數。或者在最短時間核實情況,為旅客証明,盡快送上列車。這最考驗一個人的細致、耐心和服務態度,也考驗應急、應變和協調能力。
緊急狀況處理完,經常已錯過了食堂飯點,隻能吃泡面,或者啃張餅。很多時候,票賬核實,旅客早已登車遠去。征求旅客同意后,馬大姐就利用自己工作外的時間,到營業廳為全國各地的旅客充話費。所以她也成了營業廳的“熟面孔”,又被親切叫做火車站來的“充值姐”。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2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