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全家到日本旅游。東京淺草寺,箱根溫泉,富士山……在這些有代表性的景點,目所能及,除了少數韓國游客,絕大多數是中國人。
在日本接團帶隊的導游小劉是吉林人,來日本10年,做導游六七年,專帶中國團。幾天下來,小劉和我們聊了不少自己初來日本時的艱辛、中日文化的差異,聊得最多的還是幾年來帶團的感受。
“總體來講,這一兩年,我帶的團中,不文明游客越來越少了。一方面是導游提醒,更主要的還是素質提高了,境外出游注意禮儀了,一路下來很省心。前幾年,隨地吐痰、扔垃圾,掰著樹枝照相,隨手拿走酒店洗發水,常有的事兒!”
幾天行程,記者所見印証了這一點。
忍野八海是山梨縣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間忍野村的涌泉群,游客必到。我們來時下起了雪。不少中國游客吃完日本小吃后垃圾無處扔,就用手拎著,手凍得通紅也不隨手扔。
箱根是著名的溫泉旅游區。泡完溫泉,旅行社安排了自助餐。日本烤肉、料理味道誘人,肉、壽司、烏冬面、水果……隨便盛。近20人的團,每人的桌上幾乎都沒有剩下的東西,都干干淨淨。
日本的車輛都是左側通行,行人也如此。在街頭、景點,游客都自覺遵守。在平和公園白塔下,需要脫掉自己鞋子換公園准備的拖鞋,無一人不換鞋。在東京銀座商場,也很少看到有中國游客插隊。
當然在賓館、公園等地方,仍有國人大聲喧嘩現象發生。
“沒素質的‘土豪’少了,花錢不計成本的公務團少了,沒素質的游客少了。”小劉說。
分析起來,除了國內不少景區旅游衛生環境差強人意導致的“破窗”心理外,更多的還是大家意識到了:不管哪個地方的人,出了國門,自己就代表中國。
想起來剛從國內出發時,飛機還未平穩,不小心碰到了按鈕,座椅靠背向后了。“注意點,哥們,出去你就代表中國了。”后面的先生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07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