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清晨,陽光燦爛。沿著崎嶇的山路,驅車2個多小時,記者來到了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縣金源鄉。這裡有座300多年的賽智寺,寺裡有位“為政府分憂、為民眾解難的好活佛”——白日光活佛。
“我們是送阿媽來找活佛看病的。”高大英俊的藏族小伙子扎西一邊把帶來的牛奶、水果放到活佛的院子裡,一邊對記者說。
院子裡已經聚集了老老少少的藏族群眾。白日光活佛精通藏醫四部經典,雖已90歲高齡,仍堅持每年為一萬多人看病,每年11月到第二年3月的高峰期每月僅採購藏藥就要3萬元,但看病施藥都是免費的。
與想象中的輝煌殿堂完全不同,我們是在一間低矮而局促的房間裡見到老活佛的。這個用來會客的房間大概隻有五六平方米,一個略高於地面的土炕就佔據了4平方米。圍著土炕的三面牆上是滿滿的大小不等的木格子。格子裡幾乎都是各式藏藥。面龐微黑,目光炯炯的老活佛就盤腿端坐在土炕的一邊。
“現在路修好了,來的人多。活佛就利用這個機會向信教群眾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惠民政策及民族團結方面的知識。每晚還要與3到5名僧人談心,讓僧人做到愛國愛教,守法持戒。”賽智寺住寺工作組成員李加才讓說。
化隆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玉峰告訴記者,賽智寺所在的金源鄉是一個純藏族聚居的地方,山大溝深,白日光活佛長期以來協助當地黨委、政府解決群眾間的矛盾糾紛,為當地的社會穩定做出了貢獻。
“一個好的出家人就要心裡想著大家,想方設法協助政府部門解決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白日光活佛說。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