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哈爾濱尚志市風雪交加。11時15分,在山路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后,終於到達了亮河變電所。
“過年好!過年好!歡迎,歡迎……”當班的黎寶民見到人就覺得親,由於是“安全重地”,這座佔地面積2800多平方米的變電所平常很少來外人。算上今年,黎寶民在這裡已經一個人度過了4個春節。
中午12時,黎寶民開始第三次巡視。由於是春節保電時期,黎寶民的巡視次數由每天5次“升級”為7次,早上6時開始到晚上9時止。
“一次套管正常、主變溫度正常、油位正常……”黎寶民眼睛掃視著設備,嘴裡自言自語地重復著這些專業用語。這裡的設備他全部都非常熟悉,“見設備的次數比見家人的次數還要多得多”。
“家裡人也都習慣了,越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越有故事。”44歲的黎寶民告訴記者,2011年的大年三十,他的妻子突然肚子劇疼急需就醫。由於正在變電所值班監測設備情況,無法脫身,隻好找別人幫忙將妻子送到醫院,而這時已經兩個多小時過去了。醫生后來告訴他,妻子的闌尾再晚一點就會穿孔。面對妻子委屈的眼神,他心存愧疚。
巡視完畢后,黎寶民回到了主控室,他一個人默默地邊填寫著巡視記錄,邊注視著電腦顯示屏,過了好半晌,他才意識到,“平時這裡太安靜,除了機器聲沒有別的動靜,人不知不覺中就不想說話了!”
說起保電工作,黎寶民卻是一點也不含糊。“這裡的4條10千伏供電線路,擔負著930多平方公裡、2.5萬多人和4個林場的供電任務,要讓老百姓過上一個高高興興團團圓圓的春節,一點馬虎不得。”
12時30分,到了變電所午飯時間。“今天是大年初五,咱們吃餃子,我還從家裡帶了點熟食,咱們再炒兩個菜……”黎寶民洗了把手走進廚房,麻利地開始做飯。
不一會,青椒炒肉、韭菜雞蛋,加上從家裡帶來的一盤醬豬蹄、一個熏醬拼盤,一桌豐盛的午餐就准備好了。“餃子馬上就好,這是局裡送來的春節慰問品,每年過年都會吃得到!”說著,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頓時小小變電所的年味濃厚了起來。
飄舞的雪花,將北方的大地裝扮得如童話世界一般,可是這也給黎寶民帶來了許多麻煩。吃完飯,黎寶民就急忙去庫房拿出掃雪工具,去變電開關場地清雪。佔地面積1600平方米的開關場地的清雪全靠值班員一個人來完成,勞動量非常大。
“裡面危險,這可不是鬧著玩的。”黎寶民嚴肅地勸阻了記者。“冬怕下雪,夏怕打雷”,這是黎寶民總結出來的變電所值班員的“兩怕”。
談起為什麼做一名變電值班員時,黎寶民說:“雖然孤獨,但也高興,看到變電所設備運行一切正常,家家戶戶都有電用,我們就高興!”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0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