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護路隊員嘎瑪。 |
乘坐火車飛馳在青藏鐵路,每隔一兩公裡便能看到窗外的護路隊員。看到火車駛過,他們都要面向列車敬禮,如同一尊庄嚴雕塑般定格在游客的心裡。
2007年6月,隨著青藏鐵路的全線貫通,這支享有“天路衛士”美譽的隊伍誕生了。
嘎瑪今年21歲,是臨近拉薩的堆龍德慶縣人,去年加入護路隊。見到他時,嘎瑪正將一條闖入鐵軌的小狗抱走。“我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不讓這些動物闖入,以免影響列車的正常運行。”從2月7日早上6點開始,嘎瑪已經站了10個多小時的崗。棉大衣鋪在地上,旁邊是一頂小帳篷。“白天是不能在帳篷裡的,但夜裡12點后,或遇到雨雪天氣時就可以進去。”雖然帳篷剛發下來一個多月,但已經被風吹得破破爛爛。
旦珍是堆龍德慶縣護路大隊的教導員,也是一個從青藏鐵路開通就干起這工作的人。“那時候,一天24小時都要在崗,吃住也不例外。”旦珍說,現在隊員多了起來,達到了數千名,基本上能維持三班倒。
作為大隊長,李新兵是這數千名護路隊員中唯一的漢族人。從部隊復員后,他於2009年干起了護路員,從此就基本上長在營區了。“一年到頭,也沒什麼假期,除非家裡有急事可以請假。”李新兵說,對於家裡有太多的愧疚,顧不了老婆、孩子。“每年過年,都是在營區跟隊員們一起。”
每天早上6點,隊員們開始巡道,檢查有無阻礙列車運行的障礙物。而第二次巡道,則在晚上12點鐘以后。“有時候,?牛會睡在鐵軌上,必須轟走。”西藏自治區綜治委鐵路護路隊主任格桑羅布說,還有些游客,想著在“天路”上拍照留念,無形中也加大了工作的難度。
“這幾年,自治區加大了對護路隊的支持力度,隊員們的工資也漲到了1800元。”格桑羅布介紹說,為了培養隊員們的致富技能,每個營區還辦起了養殖場和蔬菜大棚,在改善伙食的同時,也讓他們學到本領。
嘎瑪說,雖然常常是一個人,可每當看到火車從身邊安全地呼嘯而過,自己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1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