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年貨大戰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商業超市,都各顯神通,欲分得一杯羹。
電商:“洋”年貨佔比越來越高
剛過元旦,眾多電商便迫不及待地開始了在春節促銷市場的?殺。與雙十一、雙十二的電商大戰不同,食品類商品升格為年貨大戰的主角。不論是平台電商還是垂直電商,都希望在這次年貨大戰中搶得先機。
1號店應季推出了“年貨大街”的促銷活動,涵蓋了食品、飲料、酒、營養品等必備的年貨,通過各種打折活動,吸引消費者來採購年貨。其主打的當然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高端進口食品。1號店副總裁黃志雄告訴《中國經濟周刊》,國內消費者的消費理念越來越“國際化”,口味新奇、包裝精美的“洋”年貨逐漸走俏電商的購物車,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1號店統計數據顯示:“洋”年貨在整體年貨中的佔比,由2013年的37%上升到2014年的40%。1號店進口食品下各個分類的銷量全線飄紅,其中,進口酒,進口果干、堅果,進口餅干、糕點的銷售漲幅較大,分別較日常上漲了150%、90%和60%。
黃志雄說,目前,1號店上最受消費者歡迎的“洋”年貨,當數進口乳制品,進口餅干、糕點和進口巧克力、糖果。這其中,進口牛奶尤為受到消費者歡迎。據悉,1號店現在日銷售進口牛奶已經達到15個集裝箱。而傳統的年貨必備老三樣:特產、白酒、食用油依舊很受青睞,目前就銷售情況來看,酒漲幅超過148%,糧油漲幅超過125%,干貨漲幅超過119%。
中糧:集團作戰
中糧集團則採取了全方位出擊的集團作戰模式。中糧集團品牌部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自2013年12月30日到2014年1月7日,中糧集團集結旗下福臨門、家佳康、長城、蒙牛、中茶與中糧母品牌,通過廣告位多種形式的運用,在北京地鐵4號線西直門等站點實現了各品牌逐站展示。在利用各種春節傳統元素集中體現“年味兒”核心的同時,這種逐站鏈通的方式不但形象地展示了集團的“產業鏈好產品”戰略,還喊出了大打“價值戰”的口號。
此外,中糧集團還通過活動網站、微博/微信平台發起各類線上互動,利用我買網紅包、中糧好年貨禮包為引導,激發消費者們積極熱情地參與,希望拉近集團各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