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后是農村舉辦婚宴的黃金時段,河北滿城縣劉家台村的陳建光忙得一塌糊涂,誰家擺婚宴他都得去,不是去吃喝,而是去監管吃喝,防止出現食品衛生安全事故,因為他是該縣的農村集體聚餐監督員。
正月十二,陳江山家娶兒媳婦,全村的人都來道賀,裡外裡擺滿了幾十張大圓桌,喜氣洋洋。后院裡,前來幫廚的鄉親們一派忙碌。這次有200多人吃飯,要准備26桌、20多個菜品。
陳建光也在其中,除了手裡的活,嘴裡也不停歇:“老嫂子,碗筷洗完了,再煮一遍。”“小妮兒,洗菠菜的水盆裡放點澱粉,這樣容易洗干淨。” 年前,陳建光就讓陳江山填寫了《滿城縣農村集體聚餐備案登記表》,向鄉政府備了案。因為按照該縣規定,就餐人數在50至300人的聚餐必須提前24小時向鄉(鎮)政府備案,300人以上的提前24小時向縣食藥監部門備案。接著,他跟陳江山請來的順平縣廚師陳師傅,簽了“安全保証書”。
在滿城,像陳建光這樣的監督人員共有226名,覆蓋了全縣183個村。自2011年7月起,滿城縣實行農村集體聚餐監管制度,全縣每個行政村選聘1—2名農村餐飲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為農村餐飲食品安全“上保險”。監督員的聘用期為3年,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后上崗,由縣財政給予補貼。
三年來,該縣農村集體聚餐累計登記備案9040起,集體就餐人數累計194.5萬人次,農村集體聚餐監督員現場指導率100%,確保了全縣農村集體聚餐環節連續三年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
《 人民日報 》( 2014年02月14日 06 版)
新春走基層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