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法國尼斯2月15日電(記者尚栩)第130屆法國尼斯狂歡節14日拉開帷幕。15日是本屆狂歡節開始后的首個周六,是除開幕日和閉幕日外最重要的日子。雖然天氣有些“不給力”,但事實卻告訴所有人,風雨無法阻擋狂歡熱情。
當地時間15日上午,記者抵達狂歡節媒體接待處所在的尼斯市旅游局時,雨帘一直懸挂在這座海濱城市的上空,尼斯市旅游局內始終人聲鼎沸,不少當地居民在排隊購買當天“鮮花大戰”和“彩車游行”的入場券,似乎絲毫不擔心天氣會對當天的狂歡構成影響。媒體接待處的工作人員也對記者說:“雖然今天的天氣條件不是太好,但是正常情況下,不會影響狂歡節活動。”
距離首場“鮮花大戰”開始還有半個多小時,記者看到,數十個演出團隊已經就位,觀眾們也陸續從四面八方向活動舉辦地聚攏,唯恐錯過這一年一度的歡樂嘉年華。
人群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永遠是節日裡的主角。在家長們的精心裝扮下,活動現場到處都是英俊的小王子、漂亮的小公主,還有可愛的小老虎、維尼熊以及英武的騎士和特工戰士。當然,大人也不“示弱”,紛紛戴起色彩鮮艷的發套或小丑帽,或藍、或綠、或紅、或粉,分外耀眼。
14時30分,“鮮花大戰”在全場演員和觀眾的倒數聲中拉開序幕。伴著動感十足的音樂,20輛7米長、2米寬、6米高的花車徐徐開動,與來自法國、德國、巴西等多地的表演團隊一同行進在7.5公裡長的大道上,一輛輛花車被金合歡、玫瑰、百合、蝴蝶蘭、太陽花等嬌艷欲滴的花朵裝點得格外炫目。
相傳,狂歡節起源於中世紀,原本是天主教徒在復活節齋戒之前盡情玩樂的日子,如今作為天主教國家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已被歐洲不少城市開發為冬季旅游資源。尼斯狂歡節每年2月至3月間舉行,持續近3周,以“鮮花大戰”“彩車游行”等活動為主,每年吸引約60萬人熱情參與。
尼斯的“鮮花大戰”由來已久。早在1876年,一位名叫安德裡奧的人為了吸引更多游客來法國南部享受冬日陽光,首創了大家互擲鮮花的狂歡方式。這種流行於歐洲貴族間的狂歡如今增添了傳遞“幸福”與“歡樂”等更多新的含義。
在觀眾們的歡呼聲中,花車上的“花仙子”開始向人群投擲鮮花,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歡笑爭搶,真正的“鮮花大戰”開始了。搶到鮮花的人笑得合不攏嘴,沒搶到鮮花的人繼續大聲召喚,活動現場“變身”歡樂的海洋,再矜持的人也會身不由己地融入其中。
也許人們的熱情溫暖了天與地,“鮮花大戰”開始后不久,尼斯的雨停了,氣溫也隨之升高了一些。當夜幕降臨,以美食為主題的18輛彩車配合著炫目的燈光亮相尼斯主要街道,繼續升溫這座城市的狂歡熱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