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專稿: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1914年,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被大火燒毀了,同時被燒毀的還有他經年累月的著作。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件最糟糕的事情,但是愛迪生卻將其視為一個重新審視和修訂自己作品的機會。據說,他當時是這樣說的,“謝天謝地,我們所有的錯誤都被燒了。現在,我們可以重新開始了。”
那些所謂的困難實際上可能是機遇,隻要我們勇敢面對,不逃避問題,就可能會通過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獲得回報。《障礙幫我們前進》一書的作者Ryan Holiday說:“從不能控制的事情中獲得力量的能力將會成為我們巨大的優勢。”這指的是精神的力量,一種包括情緒控制力、勇氣、應變能力、自我掌控力、心理韌性和專注力在內的強大精神力量。愛迪生所展現的就是這種力量。
心理強大的人會主動避免一些行為,如沉湎於過去、嫉妒別人的成功等。在實際行動中,他們是怎麼做的呢?他們用了什麼方法能一次又一次地克服逆境呢?
1.客觀地看待事物。
有句古代哲學格言是這麼說的,“事情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隻有感覺才有好壞之分。”莎士比亞也有一句類似的名言,“沒有什麼是好的或壞的,而是思想使然。”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為了避免主觀感受和負面情緒影響判斷,我們應該首先學會客觀地看待事物。Ryan Holiday通過研究發現,人的心理韌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看法、行動、意志力。“你能否清晰公正地看清事物?你能否想出新點子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行動?以及你行動的意志力有多堅定?”
2. 隨時調整生命的方向。
心理強大的人會認識到,他們原本的人生計劃可能會遭到顛覆,生活有可能在任何時刻發生改變,“計劃趕不上變化”絕非一句空話。因此,當事情沒有按自己的規劃發展時,我們應該順其自然,隨時調整生命的方向。
3. 保持平和的心態。
Holiday說,心理強大不是說一直很快樂,而是說在任何時候都能以一種平常心去面對。遇到挑戰時,能讓情緒保持穩定是一種很強大的能力。幸運的是,穩定的情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我們也會因此而更幸福。
4. 不要期待一直快樂。
我們都想立即得到幸福,擁有毫無困難或挫折的生活。新罕布什爾大學管理學助理教授Paul Harvey指出,這是很多人常見的問題。過度的快樂其實會導致消極的情緒和體驗。心理強大的人不會逃避負面情緒,相反地,正面和負面情緒都能接受。澳大利亞社會研究員Hugh Mackay認為,“我們對快樂文化的痴迷是危險的。我們的想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追求快樂,這已經導致了當今社會的所謂‘現代病’。包含悲傷、失望、挫折、失敗的完整生活,使我們成為真正的自己。沒有不快樂也就沒有快樂,事物是不可能割裂開來存在的。”
5. 挫折促使人們尋找對策。
心理強大的人在跌倒后能重新站起來,不會因挫折而絕望或放棄,反而會趁此機會好好想一想,為手頭上的問題拿出一個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他們像樂觀主義者般充滿希望,也有悲觀主義者的清晰通透。面對問題或挑戰時,他們不會說“我別無選擇,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他們會非常具有創造性,想出計劃A、計劃B和計劃C。
6. 勇氣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都聽說過很多勵志故事。這些人都表現出一種最基本的素質:勇氣。心理學家Angela Lee指出,“在所有不同的環境下,都有這樣的發現:成功的秘訣既不是智力、情商,也不是美貌和健康,而是勇氣。勇氣是激情和毅力,是你去行動或思考的源動力。勇氣一天又一天地讓你堅持下去。不是一天,不是一個月,而是許多年,直到讓理想變成現實。”
7. “盡人事,聽天命”
Holiday指出,一個心理強大的人可以對自己說,“我已經做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順其自然吧。我們要認識到這一點:你能夠控制的,隻有自己的行動,而不是行動的結果。接受這一事實,能讓我們停止去做超出能力范圍以外的事情。”有一種淡泊被稱為“妥協的藝術”,Holiday解釋說,就是向你不能改變的事情投降。我們當然需要力量、決心和毅力,但這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改變能夠改變的事情,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並且知道兩者的區別。(翻譯/意嘎)
(來源:國際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