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央深改組1000天特稿之三:

攻堅克難供給側 務求必勝戰猶酣【3】

柴哲彬 劉陽 付長超 張曉赫 孫陽

2016年09月26日15:43 |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小字號

守住底線 擠掉泡沫

“去杠杆”以“穩妥力”彰顯智慧

高杠杆正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揮之不去的隱憂。債券市場一些企業債出現違約,房地產市場少數城市房價過快上漲,非法集資領域案件高發,這些新情況新問題的發生都與杠杆率較高緊密關聯,去杠杆勢在必行。

“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

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5月9日的文章中強調,當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積極穩妥推進去杠杆。去杠杆,要在宏觀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觀上有序打破剛性兌付,依法處置非法集資等亂象,切實規范市場秩序。

摒棄“放水漫灌”思想,已成為共識。權威人士指出,“在利用貨幣擴張刺激經濟增長邊際效應持續遞減的情況下,要徹底拋棄試圖通過寬鬆貨幣加碼來加快經濟增長、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

近年來,央行一直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健和中性適度,為結構性改革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今年M2預期目標是13%左右,仍屬穩健的安排。

去杠杆關鍵在企業,難點也在企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非金融企業債務水平相對偏高,債務率高達156%。特別是資金密集、產能過剩行業,到期債券密集出現,金融風險敞口加大。

該怎麼辦?權威人士指出,對確實無法救的企業,該關閉的就堅決關閉,該破產的要依法破產,不要動輒搞“債轉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組。

多位專家對人民網記者表示,去杠杆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市場化和法制化的原則,同時政府應發揮市場建設者和社會保障的作用。其中,破產制度的供給是企業去杠杆,恢復活力的關鍵一步。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認為,這將有利於讓破壞市場信用鏈條的交易者及時退場。

事實上,尋找市場最大公約數,統籌推進改革,從來都是極具智慧考驗。去杠杆是個長期艱苦的過程,需積極穩妥、精准施策。中央明確將“去杠杆”、“去產能”與國有企業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聯系起來。具體到個案上,可能會是一個從市場角度、政府角度、社會穩定角度共同考慮且形成共識的可行性方案。

(責編:李棟、李海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