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科技創新體系 突破交通運輸“卡脖子”技術難題
人民網北京8月26日電 (記者王連香)今日,交通運輸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介紹了《科技創新驅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主要內容。《意見》提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到2035年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鼓勵金融資本支持交通運輸新基建項目
孫文劍介紹,《意見》由交通運輸部與科技部聯合印發。在總體要求方面,《意見》圍繞推動交通高質量發展,建立支撐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科技創新體系,著力突破交通運輸“卡脖子”技術難題,確立了兩個階段性目標。一是到2025年,交通運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顯著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加速融合,初步構建適應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到2035年,交通運輸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全面增強,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全面融合,基本建成適應交通強國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
在介紹任務布局部分,《意見》明確提出了強供給、興產業、促融合、提能力、優機制“五大任務”。
一是強供給。堅持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前沿顛覆性技術方面布局了一系列研發任務。比如,攻克大深度飽和潛水、航空器適航審定等行業特色關鍵技術﹔合理統籌高速輪軌列車、高速重載貨運列車等研究﹔與此同時,開展超高速列車、超高速商用飛機等新型載運工具研究﹔攻克海底懸浮隧道理論體系與關鍵技術等。
二是興產業。堅持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理念,全面推動交通建筑業、交通裝備業和交通運輸服務業轉型升級。比如,加快建筑信息模型技術自主創新應用﹔加快新一代軌道交通、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高技術船舶、航空裝備、現代物流裝備等自主研發及產業化﹔推動無人機、無人車物流遞送發展,探索開展城市地下物流配送﹔鼓勵各類金融資本支持交通運輸新基建項目。
三是促融合。立足交通運輸多學科交叉特點,積極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北斗導航、工業機器人、生物安全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應用。比如開發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統,促進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加快投入應用。
四是提能力。對標《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打造世界前列科技創新能力的目標,提出培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平台和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人才。
五是優機制。全面貫徹國家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精神,積極推動科技改革政策在交通運輸行業率先落地,努力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比如,圍繞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無人機等領域研究推動相關立法﹔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開展核心技術攻關等等一系列的舉措。
加快交通前沿技術試點應用
全面部署交通運輸科技創新任務
孫文劍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和科技部一起全面系統部署未來5—15年交通運輸科技創新任務的相關情況,共同推進《意見》各項任務的落實。
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兩部將共同出台《交通領域科技創新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和《“十四五”交通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全面系統部署未來5—15年交通運輸科技創新任務。
二是強化科技研發。兩部積極推動交通領域相關重點攻關任務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四五”期間已部署交通基礎設施、交通載運裝備與智能交通技術、川藏鐵路、新能源汽車四個交通專項。同時,在重大自然災害防控與公共安全、智能傳感器、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等近20個重點專項中,也體現了交通運輸相關任務。
三是加快成果推廣應用。將通過試點示范,積極強化科技成果推廣。近日,交通運輸部出台了《交通運輸科技示范工程管理辦法》,將以科技示范工程為載體,推動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集中應用,加快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產業化。另外,交通運輸部還將開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先導示范,加快前沿技術的試點應用。
四是完善政策體系。近期,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關於完善科技成果評價機制的指導意見》《關於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交通運輸部將研究出台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同時,還將推動高層次科研平台建設,統籌交通領域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野外科學觀測基地、科學數據中心等布局與發展,積極推動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創新團隊建設。
在規劃方面,兩部門將共同出台交通領域科技創新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即2021年到2035年和“十四五”期間交通運輸領域的科技創新規劃,全面統籌部署未來5~15年交通運輸科技創新的任務。同時將積極推動交通領域的相關重點的攻關任務,納入國家重點科技研發計劃。
共同設立基礎研究聯合基金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科學觀測網建設
孫文劍進一步介紹,交通運輸部“十四五”期間還將積極推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研究。交通運輸部將組織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開展綜合交通運輸理論的專題研究,並編寫面向大專院校學生、行業管理人員的綜合交通運輸理論領域的一系列教材,編寫教材,爭取交通領域教材進大學。希望用最新的科學理念和理論方法教育培養交通運輸專業學生和干部職工,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支持。
二是推動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科學觀測網建設。建設觀測網,目的是通過對全國典型基礎設施的結構數據、環境數據、荷載數據等開展持續觀測,比如公路路基路面、橋梁隧道、港口航道以及通航建筑物,從長時間跨度上分析基礎設施關鍵性能的演化規律,研究形成我國自主的基礎設施設計建設養護基礎理論體系,為科學開展交通基礎設施設計建設養護提供支撐。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經研究形成建設方案和有關標准,今年將先選取有條件的省份開展試點建設。
三是推動建立聯合基金。交通運輸部正在積極推動與交通運輸企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合作,共同設立基礎研究聯合基金,確保基礎研究具有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