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系統4218個農產品市場上半年交易額4052億元
建強農批市場 暢通農特產品(消費萬花筒)

每天凌晨三四點,位於江蘇徐州市豐縣的中國農批豐縣市場內就已經人聲鼎沸,大批本地及周邊市縣採購客戶紛至沓來,不少市民也過來買菜。
豐縣是傳統農業大縣。為提升農特產品流通能力,在財政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支持下,中國供銷集團在2019年投入1億元“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專項資金,建設中國供銷集團所屬中國農批豐縣市場,促進形成更為緊密、產銷銜接更為暢通的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近年來,各地供銷合作社立足當地市場條件和農產品資源稟賦,建設發展了一批經營規模較大、功能較為完善、輻射帶動能力較強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改造建設了一批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智慧農貿市場”,市場的倉儲運輸、加工配送、檢驗檢測、電子結算和信息服務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截至今年6月底,全系統共有農產品交易市場4218個,今年上半年實現交易額4052億元。
今年6月,商務部、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17部門發布的《關於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促進農村消費的意見》提出,提高農產品市場公益性保障能力。據悉,中國農批豐縣市場對自產自銷農戶不僅免費提供銷售場地,還給予惠農資金補貼,開展各類促銷活動帶動農產品銷售。
中國農批豐縣市場總經理田民說,公司積極探索農產品流通的“供銷社模式”,依托資源優勢和運營優勢,積極推進豐縣農特產品流通,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扶持農特產品品牌,預計2021年將實現30億元年交易額。
搭建地菜交易平台,幫扶農戶自產自銷。中國農批豐縣市場打造地菜交易區,為當地洋蔥、蒜薹、蘆筍、大蒜等農特產品提供交易平台。採購商們紛紛表示,豐縣大蒜品質好、價格低,以前都是到地裡去收,量上不去,現在進市場採購,可以大批量地發往全國各地。
“我原本滯銷的6萬斤白菜如今銷售一空,每斤賣價還提高了一毛錢。現在就連秋季的白菜都被預訂完了,真是增產又增收。”豐縣常店鎮白菜種植戶孫一國說。
建設小作坊集中加工區,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中國農批豐縣市場投資建成蘇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鹵菜小作坊集中加工區,總面積約6600平方米。加工區設立標准無菌檢測室,統一檢測確保食品安全。標准化生產模式贏得了消費者的良好口碑。
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有關負責人表示,農產品流通是供銷合作社的老本行,目前已成為全系統最大的業務板塊,供銷合作社搞好農產品流通責無旁貸。全系統將繼續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流通現代化水平,到“十四五”末,全系統億元以上農產品批發市場個數佔全社會的比重將達到20%,全系統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額佔全社會的比重將超過15%。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08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央行:7月份降准效果逐步顯現 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7月份降准釋放了1萬億元的長期資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今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7月降准還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降准效果逐步顯現,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 金融支持中小微力度加大 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再增3000億元
-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3%﹔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893萬戶,同比增長29.5%﹔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3%,較去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以來,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准、合理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深入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態勢,企業融資便利性得到較大幅度提升。…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