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潛水員在51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停留176小時

我國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取得成功

2021年09月08日07:5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國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取得成功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消息,經過7年的艱辛攻關,在2014年313.5米作業的基礎上,上海打撈局於近期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標志著我國成為僅有的幾個完成500米飽和潛水深度級別的國家。

  與載人飛船發射升空一樣,飽和潛水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什麼是飽和潛水?它都涉及哪些技術?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飽和潛水達到什麼水平?對此,科技日報記者獨家採訪了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深潛中心主任、我國500米飽和潛水首次陸基載人實驗項目負責人黃衍。

  代表了國家深水復雜作業能力

  據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王雷介紹,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始於5月22日,由9名飽和潛水員進艙實驗,在51個大氣壓的高壓環境下,共停留了176個小時,開展完成了各項測試項目,實驗達到目標深度。6月25日,9名飽和潛水員安全減壓返回常壓、走出艙門。

  “飽和潛水代表了國家深水復雜作業能力。”黃衍說,和航天出艙一樣,飽和潛水作業需要完成機器人或者機械臂無法勝任的復雜作業任務,形成極限環境的終極處置能力。

  資料顯示,當前陸地最新智能機器人,智能程度僅為人類作業能力的10%左右。“在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前,人是最靈活、最直觀的操作者,飽和潛水技術可使潛水員長時間潛到深水作業現場,進行深水搜救、打撈、安裝、探查等精細作業,代表了世界潛水技術發展的最高成果。”黃衍說。

  飽和潛水是一種使潛水員可以直接暴露在高壓環境下,實現長時間、大深度工作的潛水作業方式。飽和潛水技術涉及數學、物理、化學、潛水生理學等多個學科,工程化實踐中又需要集成材料科學、結構設計、現代機械、電子電氣、自動化控制、聲學應用諸多技術。

  法國陸基載人實驗深度紀錄已達701米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飽和潛水達到什麼水平?最深是多少米?

  “為解決大深度潛水中人體生理上的系列問題,國際飽和潛水主流方向是採用三元混合氣。三元混合氣中,又分為氦氮氧三元混合氣潛水和氦氫氧三元混合氣潛水,法國創造了迄今兩種外海潛水最高紀錄,分別為501米和534米。”黃衍說,目前世界飽和潛水陸基載人模擬實驗最高水平分別是法國和美國。法國的氦氫氧混合氣陸基載人實驗深度紀錄是701米,美國氦氮氧混合氣陸基載人實驗深度為686米。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開始飽和潛水技術探索。2006年下潛深度至103.5米,實現了飽和潛水零的突破﹔2013年下潛深度至198米﹔2014年用飽和潛水作業方式創造了313.5米的國家潛水紀錄﹔2021年6月25日,完成首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載人實驗。

  王雷表示,下一步,在此次實驗的基礎上,我們將擇機進行500米飽和潛水外海試驗作業。

  掌握了大深度飽和潛水核心技術

  飽和潛水的深度加深都需要什麼技術支撐?極限是多少?

  黃衍認為,飽和潛水技術向更深的深度發展,首先需要在高壓生理學上開展扎實的基礎生理研究。這涉及人體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及耳鼻喉專科的研究。其次,是在現代裝備的工程化基礎上,為飽和潛水系統設備、操作程序、安全作業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撐。

  “從目前國際的陸基實驗數據看,在飽和潛水技術的加持下,潛水員的身體可承受700米深度的高壓。而海洋哺乳類生物可以下潛到2000米的深度。”黃衍說,人類能否繼續下潛,取決於我們對人體和海洋哺乳類生物的深入研究。

  專家認為,此次500米飽和潛水陸基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國飽和潛水技術領域掌握了大深度飽和潛水核心技術,大幅提升了大深度水下應急搶險救助能力,有助於搜救深海沉船沉物、處置深海敏感目標物、開發深海資源等活動的開展,真正提升了我國在海洋活動領域的話語權。

(責編:趙超、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央行:7月份降准效果逐步顯現 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7月份降准釋放了1萬億元的長期資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今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7月降准還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降准效果逐步顯現,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金融支持中小微力度加大 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再增3000億元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3%﹔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893萬戶,同比增長29.5%﹔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3%,較去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以來,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准、合理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深入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態勢,企業融資便利性得到較大幅度提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