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花幾元租號 孩子竟可繞過防沉迷“禁令”

2021年09月08日08:41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花幾元租號 孩子竟可繞過防沉迷“禁令”

  花幾元租號 孩子竟可繞過防沉迷“禁令”

  騰訊:已要求超過20個租號平台停止服務 網友:隻靠技術手段難以防沉迷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這個被網友稱為“史上最嚴游戲禁令”要求,所有的未成年人僅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玩1個小時的游戲等。

  但是,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為了規避禁令,未成年人規避防沉迷系統的明顯漏洞——租號、借號、買號,也隨之有了“市場”。尤其是租號,單小時成本僅幾元錢,且並不驗証求租者是否成年,理論上可以做到任何人“打游戲不限時”。

  6日晚,針對未成年人租號打游戲的問題,騰訊稱,賬號租賣嚴重破壞游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截至目前,騰訊已向超過20家賬號交易平台和多個電商平台起訴或發函,要求停止相關服務。8月30日關於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規定出台后,騰訊予以了堅決落實。

  “史上最嚴游戲禁令”要求

  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等。

  發現

  未成年人可以租號玩網游

  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被冠以“史上最嚴游戲禁令”之名。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所有網絡游戲企業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網絡游戲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體驗模式)向未實名注冊和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等。

  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機制將日趨完善﹔另一方面,還有人在鑽防沉迷機制的空子。北青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絡上仍活躍著大量游戲賬號出租平台,一小時僅幾元錢,租號玩游戲不受未成年人防沉迷規則限制,從理論上說打游戲不限時。

  14歲的小杭(化名)是青島萊西的一名初三學生,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相對寬鬆時,他的《王者榮耀》段位一度到過星耀Ⅰ,“現在不行了,限時就那麼短,過了時間就強制下線,根本沒法上分”。他戲稱,未成年人防沉迷政策收緊,“把我這種老實孩子‘刀’傻了”。

  小杭之所以說“我這種老實孩子”,是因為他的身邊切切實實存在著另一種“不老實”的孩子。起初,小杭發現“有的同學經常換賬號,還有不少售價很貴的皮膚”,一問才知,號全是租來的。而據小杭說,他了解租號途徑,甚至曾經參與租號的未成年人可能不在少數,包括班上的同學、鄰居家的玩伴,“基本上但凡玩王者的,都知道能租號,至於租沒租過我就不知道了。”

  調查

  非本人身份証也可通過驗証

  近日,根據小杭提供的線索,北青報記者至少在網絡上找到了30多個活躍的游戲賬號租賃平台(包括網站和APP),如租號玩、虛貝租號、GG租號、8868租號等,在這些平台上均可以低價租到多款熱門游戲的賬號,包括英雄聯盟、穿越火線、絕地求生、CSGO等端游和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原神等熱門手游。

  這些租號平台上的賬號價格不一,以手游王者榮耀為例,一般根據賬號天梯榜排名、擁有皮膚的稀有程度和數量等因素定價,大多定價在幾元錢一小時,有的甚至低至幾毛錢一小時。

  北青報記者暗訪還發現,盡管多數租號APP在下單前都會要求消費者填寫實名認証,但記者使用非本人身份証驗証也能順利通過,沒有生物驗証環節。而據小杭說,他的同學很多都是填寫的家長身份証,也都順利通過,並沒有遇到驗証阻礙。

  非但如此,租號平台還會想方設法幫助承租方規避掉游戲平台的防沉迷措施。在一家號稱創立6年、服務過5000萬用戶的租號平台上,號主出租賬號時會被要求“發布騰訊手游賬號時確認賬號已過人臉識別”,以確保所有承租人不必在游戲過程中人臉識別不通過被強制下線,不免有為其中部分未成年人逃避防沉迷機制之嫌。

  6日晚,針對未成年人租號打游戲的問題,騰訊回應稱,賬號租賣嚴重破壞游戲實名制和未成年人保護機制,截至目前,騰訊已向超過20家賬號交易平台和多個電商平台起訴或發函,要求停止相關服務。8月30日關於未成年人防沉迷的最新規定出台后,騰訊予以了堅決落實。

  分析

  技術手段防沉迷是終點嗎?

  不得不承認,總有一些未成年人想方設法繞開防沉迷機制。

  針對這一問題,目前游戲圈業內人士普遍贊同的解決方案是將生物識別技術廣泛應用到網游登錄驗証程序中。事實上,在國內,騰訊游戲已經率先試點應用了這項技術,並且在今年早些時候正式上線了“零點巡航”功能,就是基於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驗証手段堵住身份冒用的漏洞。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萬個賬號在登錄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証,90%以上拒絕人臉識別或未通過驗証的人被阻止登錄賬號。騰訊控股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也顯示,2021年7月,平均每天有1360萬未成年人賬號因觸發1.5小時游戲限制而被系統強制“踢”下線﹔平均每天有825萬個賬號在登錄環節、4.9萬個賬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証﹔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証的,登錄環節有92.4%的賬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

  盡管騰訊旗下已有60款游戲使用了該項技術,但也有不少游戲圈業內人士對全面應用此項技術持悲觀看法。專做游戲評論的博主“團子好貴”透露,“防沉迷的人臉識別是需要實時接入公安數據庫進行驗証的,每次進行人臉識別,游戲廠商都需要付費,一般的小游戲廠商根本承受不起這種成本,目前也隻有騰訊全面接入了這個系統。”

  玩家也普遍認為,技術手段的防沉迷措施不會是終點。此前,國內從2007年開始啟動防沉迷系統,要求所有的網游玩家進行身份驗証,然而當時的防沉迷系統並沒有與公安系統聯網,網上的身份信息泄露現象泛濫、身份証生成器隨處可見,因此當時的防沉迷系統又被玩家稱之為“馬其諾防線”,昂貴而無用﹔而后各大游戲廠商收緊了防沉迷舉措后,未成年玩家用父母的身份証注冊游戲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直到國內部分游戲廠商實行了“宵禁”、“夜間巡航”、“人臉識別”、“識別定位”等措施,大部分的未成年玩家才真正有效地被監管起來,不過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租號、借號、買號等產業趁機蓬勃發展,利用斷網來規避防沉迷,網上防沉迷破解教程傳播甚廣,網傳在一些專門破解防沉迷的網站上單次服務售價僅60元……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加強監管只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一方面。要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游,需要發揮家長(監護人)的作用,我國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概括起來有三方面主要原因:一是游戲易得,未成年人可以方便地玩游戲,幾乎不受約束和限制﹔二是家長沒有發揮監護作用,有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打擾自己,甚至用游戲來打發孩子﹔三是家庭教育缺失,很多家長不重視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不和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戶外活動,導致孩子的興趣單一,學習之外的休閑活動隻有打游戲。

  因此,在加強對游戲平台的監管,增加未成年人玩游戲的“約束”和“難度”后,應該重視家長的監護作用,以及家長對孩子興趣的培養。家長要在孩子使用智能手機時陪伴指導孩子掌控時間,以及教育孩子識別網絡不良信息,以此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習慣。

  延伸閱讀

  租號平台關聯社交賬號 面臨密碼泄露風險

  除了涉嫌為未成年人防沉迷“開綠燈”,租號平台還存在著諸多爭議——

  號主:這是“沒有安全感”的交易

  在充值了近2萬元后,盛開(化名)的王者榮耀會員等級達到了游戲內最高的V10級別,在基本不登錄這個賬號之后,盛開覺得“棄之可惜”,挂在租號平台出租是一條賺錢的門路。盛開說,但像他這樣的散客挂賬號到租號平台出租的,算是比較少見的,“一筆交易賺個幾塊幾毛,還不夠費心的”,反而是“號販子”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賬號資源,才能真正通過這門生意賺到錢。

  而且,據盛開說,大多數散客不願意把自己的閑置賬號資源出租,“租出去的號沒有幾個能‘全乎’回來,不安全。”

  一方面,在雙方互不熟悉的交易中,盛開認為“要是碰到素質高的玩家還行,素質比較低的人根本不會在意租來的號,才不會在意因為罵人、挂機被禁言、禁賽”﹔而號主全然不知道自己的賬號租給了什麼人,更不了解對方會不會在游戲中做出辱罵他人、開外挂,甚至挂機等違反游戲公約的行為,“出了問題被封號,號主大多隻能自認倒霉。”

  另一方面,北青報記者發現,賬號出租時,號主需要將關聯游戲賬號的社交賬號密碼以明碼的形式展示給承租方。因此,非但自己的游戲賬號面臨密碼泄露、賬號被盜的風險,連QQ、微信等關聯社交賬號同樣面臨此風險。“密碼會不會泄露,全看平台良心,能不讓人擔心嗎?”盛開語氣無奈。

  曾有網友以6.6元的價格租了2個小時的CSGO賬號,付款后需要下載專門的登號軟件登錄,點擊一鍵登號后,桌面自動彈出一個Steam窗口,此時按下F9,窗口就會自動輸入賬號和密碼。“登錄期間鼠標無法移動,看著屏幕上自動輸入賬號和密碼,感覺就像被人遠程操控了一樣,非常沒有安全感。”

  租號平台條款規避責任

  賬號出租的不安全感還體現在租號平台的逃避責任上。比如有租號平台在其平台協議中寫道,“賬號租賃有風險,發布賬號租賃信息需謹慎,一旦發生號主會員發布的賬號被租客會員破壞、毀滅或其他滅失風險時,平台對此不承擔責任”,以及“因平台以外的其他原因(包括但不限於客戶違規惡意操作)導致賬號道具丟失、賬號游戲人物分解等賬號財產損失情況發生的風險,平台沒有承擔此風險的責任”。

  最重要的是,賬號租賃違背了游戲平台的用戶服務協議,不受游戲平台保護。Steam、騰訊游戲、網易游戲等全球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型游戲平台,其用戶協議均明確規定了禁止出租、轉讓、借用軟件服務/賬號的行為。

  租號生意背后的法律糾紛

  游戲租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但細究起來,租號平台涉嫌侵害游戲公司的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騰訊就以此為由狀告租號平台,包括安徽省刀鋒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租號玩)、亳州市熾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採裡科技有限公司侵害了其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目前,該案件進行到了第3次庭審環節,截至發稿,該案件尚未宣判。

  騰訊方面的代理律師吳讓軍在第3次庭審時表示,被告積極幫助和引誘網絡游戲用戶去進行賬號的交易,被告所開展的每一筆交易,都是以用戶的違約為代價,被告的經營活動完全是建立在破壞游戲行業的商業慣例和社會誠信之上,被告的經營活動具有實質性的侵權性質,在本案中構成直接侵權。

  被告一代理人則辯稱,盡管全球范圍內大小游戲廠商均通過用戶協議的方式禁止玩家交易游戲賬號,但是目前並沒有任何一部法律法規禁止游戲賬號租賃交易,並不是所有的商業慣例都可以否定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

  但原告方面認為,此前游戲直播也面臨是否需要征得游戲廠商同意的爭議,當時游戲直播方是以所謂的新商業模式進行抗辯,但是新的商業模式也必須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合法運營,賬號租賃的客觀存在,不能直接推導出其就具有天然的合法性。(記者 溫婧)

(責編:趙竹青、陳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央行:7月份降准效果逐步顯現 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7月份降准釋放了1萬億元的長期資金,有效增加了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准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今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7月降准還降低了金融機構資金成本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降准效果逐步顯現,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
金融支持中小微力度加大 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再增3000億元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今年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7.8萬億元,同比增長29.3%﹔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893萬戶,同比增長29.5%﹔7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93%,較去年末下降0.15個百分點﹔新增3000億元支小再貸款額度……今年以來,金融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對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准、合理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實施好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深入開展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的態勢,企業融資便利性得到較大幅度提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