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夏糧質高價優購銷活躍 技術助力糧儲減損

2022年07月17日09:28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夏糧質高價優購銷活躍

  江蘇:多元主體踴躍入市

  7月15日,江蘇省連雲港市灌南縣新安鎮蘇口糧食收購點,前來售糧的農戶絡繹不絕。“咱家今年種植優質小麥360多畝,出售小麥29萬多斤,除去籽種、肥料、人員工資等費用,淨掙20多萬元。”灌南縣新安鎮大吳村村民相升文說。

  新安鎮是灌南縣產糧大鎮,全鎮糧食播種面積9萬多畝,今年小麥前期長勢普遍較好,糧食質量達國標二等佔比超90%。蘇口糧食收購點負責人宋小年表示,今年夏糧質高價優,各類收購主體入市積極,收購進度同比明顯加快。

  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14日,江蘇省累計入庫小麥169.41億斤,同比增加3.92億斤。其中,國有糧食企業商品收購101.69億斤,同比增加1.4億斤﹔其他社會主體商品收購67.72億斤,同比增加2.52億斤。截至7月10日,農發行江蘇分行累計投放夏糧收購貸款172億元,同比增加46億元,其中市場化貸款105億元,同比增加19億元﹔儲備貸款67億元,同比增加27億元。總體看,江蘇夏糧收購進度已達預計收購量80%以上。

  科技創新成為保障江蘇糧儲安全的重要支撐。室外溫度已達40℃,而連雲港晶谷糧食儲備有限公司的糧庫內始終保持在15℃以下。“這裡面埋著35個測溫點,每個點有四層測溫線。如果出現虫害、濕度過高等問題,測溫點就會報警。”公司負責人高衛東說,通過糧庫互聯網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糧堆內部情況及倉內空間環境變化,借助新型儲糧技術,高大平房倉糧庫可以實現機械通風、谷物冷卻、環流熏蒸、糧情測控四位一體,儲備糧食儲藏周期綜合損失率明顯降低。

  “我們積極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在糧食收儲企業推廣應用低溫儲糧、生態儲糧等多項技術,推進糧庫自動化、智能化管理,實現收好糧更管好糧。”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記者 蔣波)

  湖北:技術助力糧儲減損

  “今年小麥價格好,能賣的我早都賣完了。”7月14日,湖北襄陽棗陽市梁家村村民徐大貴一大早就趕到收糧點,車上的5000多斤新麥,色澤金黃、顆粒飽滿。這次的小麥是賣給湖北三杰糧油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徐大貴打理完自家250多畝小麥后,就當起了“糧食經紀人”,為附近農戶提供代收割、代干燥、代儲存、代銷售服務。

  “每年夏季,我們都會收儲5萬多噸本地小麥,用於糧食加工生產,標准倉儲能力已經達到15萬噸。”湖北三杰糧油食品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孫雲杰介紹,為確保糧食存儲保質,公司不僅從收購源頭上嚴把質量關,還研發出“兩段式烘干”技術,“通過高大平倉兩段式高水分糧烘干設備,把麥粒的含水量從20多個點急速降到17個點左右,入倉后再利用導熱油烘干機將麥粒烘干到保障糧食儲藏安全的水分范圍內”。

  在中儲糧襄陽直屬庫,30多個糧倉整齊排列,糧倉高達9米,儲糧容量可觀,存儲標准更高。“糧倉內壁加裝聚乙烯鋁板,在糧倉頂部涂上防紫外線涂料,相當於給糧倉穿上了‘隔熱服’‘防晒衣’。”中儲糧襄陽直屬庫倉儲保管科李強說。

  “今年小麥收成好,目前已基本完成收購任務。”襄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糧食調控科工作人員蔣傳誼介紹,截至7月15日,全市累計收購入庫小麥46萬噸,市場化收購銷售佔比95%以上。襄陽市入庫糧食質量基本達國標二等以上,全市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証基金發放貸款2億元,農業發展銀行襄陽市分行累計發放糧食貸款6.52億元,確保夏糧應收盡收。

  數據顯示,襄陽全市夏糧面積達571.78萬畝,同比增加5.43萬畝。“襄陽始終堅持科技興農,堅持產業鏈思維、融合發展理念,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湖北省委常委、襄陽市委書記王祺揚表示。(記者 董慶森 柳潔)

  安徽:備足資金不留缺口

  在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種糧大戶程夕兵的農機大院裡,鏟車來回運送小麥,滿載小麥的貨車整裝待發。“今年小麥又增收了,腰包鼓起來了。”程夕兵看著手機到賬提醒高興地說。

  5月底,程夕兵家300多畝小麥開鐮﹔6月底,近19萬斤小麥售罄。“賣糧不用到處跑,糧販直接上門來收。”程夕兵說,今年小麥收購價每斤比去年高出3毛多,小麥銷售收入達22萬多元,比去年增收6萬多元。今年以來,鳳陽縣農業農機、交通、石油、公安、氣象等部門加強協作,組建集麥收作業導向、機械維修、送油到田於一體的后勤服務小組,堅持在搶收一線服務,確保夏糧豐收、農民增收。

  據悉,滁州市今年夏收小麥面積509.8萬畝,同比增長2.8%,總產量約186.5萬噸,比去年增加5.5萬噸。按照“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的要求,滁州市全力做好夏糧收購,提前謀劃部署,對夏糧生產、收購形勢、價格走勢、收購准備等作出細致分析,並成立夏糧收購領導小組和收購專班,制定收購工作預案,讓農民“種糧賣得出”。安徽省糧食和儲備局副局長曹越方表示,預計今年安徽省收購小麥1100萬噸左右,全省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准備倉容1300萬噸以上,能夠滿足夏糧收購倉容需要。

  “我們逐縣研究市場化收購支持方案,確保每個小麥主產縣都‘有人收糧、有錢收糧’,實現信貸支持全覆蓋。”農發行安徽省分行副行長侯崢介紹,優先保証夏糧收購信貸規模,5月底前已備足收購資金200億元,保証資金供應、不留缺口。同時,提高辦貸效率,開辟綠色通道,加快推進辦貸流程,優先保障夏糧收購貸款調查審批,確保夏糧集中上市前完成貸款審批,做到“錢等糧”。(記者 梁睿)

(責編:孫紅麗、楊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