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治小區”提升治理溫度 打造居民身邊點滴幸福
“我不懂什麼是AI,但住在這裡真的很方便、很舒心了!”這是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安寧一社區居民王阿姨對“數字家園”的直觀感受。一直以來,該社區以打造“家文化”、保障“家安全”來建設社區,為居民構建一個真正的家園。如今,AI等新技術賦能,數字化帶來的便利已走進江川的千家萬戶。
上海市閔行區江川地區,緊臨“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地,是聚焦“數字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聚集區。
如今,如何提升基層數智效率,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提升居民數字生活感受度、體驗度,成為大家最受關注的重點話題。
以社區治理為例,安寧一社區作為首批“數字家園”建設試點小區,通過AI的場景化賦能和數據協同,讓原本的設備增加新功能,服務能級提升,守護社區文明和安全,促進街道治理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
除此之外,消防通道佔用、無障礙通道佔用、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社區違停、共享單車入社區、大件垃圾丟棄等日常常見的社區問題,統統都被管理起來。從“被動發現”到“主動預警”,基層構建了一條針對社區問題精准、高效的“處置通道”。
這條“通道”的背后,依托的是江川專為基層構建的“城市微平台”。通過“微平台”,街道打通了基層16個業務系統平台,借助業務系統數據匯聚和數據協同,提高基層工作的協同和實戰能力,為數字治理賦能。
“平台可以接入區物業直通車系統,事件發生后,預警信息在物業直通車上完成預警上報、派遣、處置、復核的業務閉環,通過微平台將處置進度同步給居委,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使社區線上線下協同解決問題的效率更高了。”江川街道數字化轉型辦負責人吳恆憶表示。
“有了微平台,我們不僅能掌握整個街道人、房數據底數,而且還能更直觀地管轄社區內發生的情況,日常台賬、重點工作數據全部記錄在案,業務可持續,協同效率更高。”吳恆憶介紹說。
而真正做到數據驅動、精准化服務社區居民的,是微平台的“智能台賬”功能。依托數據智能,街道為居民、房屋、組織等個體要素建立唯一的檔案,記錄各個要素對象發生的事件、要素之間的關聯關系,使檔案內容不斷豐富。當有實際業務需求時,通過智能匹配快速生成符合條件的人員清單,實現定向服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