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 暖人心”系列報道
打通“交通壁壘”:鋪就百姓致富路 繪就美麗新鄉村
在貴州納晴高速公路牂牁江大橋施工工地裡,有一位修橋的工人,他的名字叫申修橋。“這是我父親對我們當地交通發展的一個期許,他希望有一天能夠造一座橋方便鄉親們出行。”談起自己名字的由來,他告訴記者,如今,父親當初要修橋的願望已經實現,曾經飽受無橋之苦的窘境已經成為過去時。
交通運輸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生活,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重要基礎。
2023年,我國交通運輸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貨物運輸量保持較快增長。如今,一個人員和貨物高效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願景正逐漸成為美好現實。
出門即坦途 百姓俱歡顏
不是夜郎真自大,隻因無路去中原。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特殊復雜的地形在早些年阻礙了群眾出行,落后的交通狀況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出門即坦途,百姓俱歡顏。如今,連接貴州六縱大通道的納晴高速,猶如群山之中疾馳的快車,滿載山區百姓因路而富的期許,全速前進。橫跨牂牁江的牂牁江大橋,更是為納晴高速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實現了“車在橋上走,人在畫中游”。
建設中的納晴高速牂牁江大橋。受訪方供圖
作為納晴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之一,牂牁江大橋建成后,兩岸路程將由1小時縮短為1分鐘,真正做到了天塹變通途,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進一步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筑橋出大山、天塹變通途。貴州架起一座座大橋的背后正是近年來我國打破交通“瓶頸制約”的一個縮影。
橋不僅暢通了路,更連起了小康和民心。從“縣縣通”到“村村通”、從“綠皮火車”到“高鐵時代”、從激流險灘到“黃金水道”,一條高速公路或者一條鐵路的通車,給群眾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網和世界級的港口群,人民群眾親身感受著因交通帶來的變化,享受到越來越便捷的出行服務。
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我國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3.6萬億元,新建高速鐵路1700公裡,新改(擴)建高速公路超7000公裡,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超過360公裡。
2023年1至11月,我國完成跨區域人員流動量555.9億人次,高速公路車流量114.79億輛,336個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主要網約車平台累計提供“一鍵叫車”服務超過1億單。
2023年1至11月,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裡程超過16萬公裡,完成農村公路投資超過4555億元,新增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327個,新增通硬化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22414個。
多地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2023年11月26日,麗香鐵路正式建成通車,“復興號”高原動車組列車開進香格裡拉站,平均海拔3380米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融入全國鐵路網,徹底結束了不通鐵路的歷史,為富民興藏、民族團結注入了嶄新活力。
麗香鐵路開通滿月,累計發送旅客超18萬人次。受訪方供圖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州府香格裡拉市,藏語意為“心中的日月”。以前,迪慶藏族自治州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曾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區。如今,迪慶猶如麗香鐵路上奔馳的“復興號”動車,當地各族群眾的生活也在現代化道路上不斷向前延伸。
“扎西德勒!火車開進香格裡拉就數我最高興了,我要好好工作,把家鄉的美好通過鐵路展示出去。”2001年出生的藏族實習列車員格茸培楚笑容滿面地說。
在格茸培楚看來,坐著飛馳的動車走親訪友、外出求學經商將成為家鄉各族群眾的新選擇,動車拉來的滾滾客流也將為家鄉的發展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隨著麗香鐵路開通,給當地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大幅壓縮了時空距離,縮短了貨物運輸時間,當地自產的青裸啤酒“坐”火車銷往世界,當地被稱為雪域山珍的鬆茸實現從大山森林到國外消費者手中一路領“鮮”,有力推動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乃至世界。
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獲悉,截至2023年12月26日,麗香鐵路開通運營滿1個月,累計發送旅客超18萬人次,運輸貨物超2.3萬噸。
2023年,我國鐵路建設投資保持高位運行,一批新線陸續建成投產,我國鐵路建設跑出“加速度”,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407億元,同比增長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國鐵路營業裡程超15.55萬公裡,其中高鐵4.37萬公裡。
農村公路見証鄉村發展巨變
“四好農村路”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安遠,用本地話解釋就是很遠的意思,那麼安遠到底遠不遠?在2014年以前,答案是非常遠。當時,江西省贛州市安遠還是贛南老區唯一一個無高速、無鐵路、無國道的“三無”縣。從縣城到贛州市不到200公裡的路程,去一趟要一天。多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對口支援和省、市交通運輸部門的支持下,寧定、尋全兩條“十字型”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三條省道升級為國道,結束了縣內無高速、無國道的歷史。如今已經是“安遠不遠,景在眼前”。
“十多年前,安遠縣沒有國道,沒有高速公路,老百姓出門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談到近些年安遠縣交通的變化,交通運輸部挂職干部,安遠縣縣委副書記、副縣長高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讓安遠縣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如今,安遠構建了高速公路體系、國省道體系以及農村公路體系,老百姓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和方便。
農村公路讓老百姓出行變得更便捷。受訪方供圖
“現在村裡的路修好了,畜牧業、旅游業也跟著好起來了。家家戶戶都開上了小轎車、住上了新房子,2022年我們嘎查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巴彥塔拉蘇木東薩拉嘎查黨支部書記吳雲波滿臉自豪地說。
曾經金戈鐵馬的草原上,國省干線公路縱橫交錯,農村公路像毛細血管一樣分布在118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車輛從遠方來,又向遠方去,朝發夕至、一日千裡,鄂爾多斯煤炭、興安盟大米、錫林郭勒羊、天賦河套各色蔬菜瓜果走向全國。
這是近年來我國“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掀起了一輪又一輪農村公路建設熱潮,從雪域高原到草原天路,“四好農村路”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逐漸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致富路、幸福路。
數據顯示,2023年1至11月,我國新改建農村公路裡程超過16萬公裡,新增通三級及以上公路鄉鎮327個,新增通硬化路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22414個。2023年1至11月,我國完成農村公路投資超過4555億元,實施以工代賑項目3146個,提供養護就業崗位81.8萬個。
“農村公路打破了區域隔絕、破除了地理屏障,連接起日新月異的城市和生機勃勃的鄉村,是中國新時代真正的‘新時代超級工程’。”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孫文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超過450萬公裡的農村公路已經真正成為我國新時代的超級工程、民心工程,也必將成為中國未來的網紅工程。
道路通,百業興。依托“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不但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鄉間流動,還讓農村地區實現“進得來、出得去、行得通、走得暢”。
如今,四通八達的農村公路,像一條條“毛細血管”分布在我國的廣袤大地上,化作經濟發展的脈絡,見証著鄉村振興的巨變和群眾的幸福生活。
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