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銀異地跨行轉賬費漲25倍
銀行“免費午餐”的減少,並不僅僅局限於黃金賬戶的開戶。對於一些商業銀行推出的網絡銀行、手機銀行來說,“免費”曾經一直是其電子銀行在招攬客戶時的慣用方法。不過,這一“金字招牌”也開始有些漸漸失色。
“同樣是在北京給外地的賬戶跨行轉賬,去銀行網點要花好幾十元,用網銀轉賬才幾元錢,還是用網銀比較劃算。”中國人民大學的大二學生徐揚說,由於去銀行網點匯款要排隊,收費也高,他已經基本選擇使用網銀轉賬。
異地跨行匯款手續費,工行、建行等國有大行的櫃面收費均為交易金額的1%外加每筆2元,而網銀則“實惠”的多,比如光大等銀行的網銀此前每筆僅收費2元。但是這一優惠也在逐漸縮水。
“異地網銀跨行轉賬手續費的收費標准為交易金額的0.5%,最低5元,最高50元。”在光大銀行發布的公告中,部分電子銀行業務手續費被調整,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異地網銀跨行轉賬手續費從“每筆2元”漲到了“最高50元”。這意味著整整25倍的價差。
新聞延伸
銀行“免費服務”漸消失或不可避免
除了異地網銀跨行轉賬之外,電子銀行的其他優惠或許也維持不了多久。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目前針對電子銀行的優惠基本上均是截至今年12月。至於明年消費者是否還能享受到這些優惠,銀行方面給出的普遍答復是“尚未接到通知”。
“一些新的收費項目有所增加,而一些過時的優惠政策需要刪減或者延續,屬於正常的業務調整。”有銀行業人士表示,手續費優惠“縮水”是正常現象。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一家股份制銀行負責人表示,自今年2月25日起,我國實施銀行卡刷卡手續費率新標准,商戶刷卡費率總體下調幅度達23%至24%。“這對於銀行來說是不少的損失。”
央行曾表示,以2012年刷卡消費額為基准進行測算,商業銀行等銀行卡產業各方,年刷卡手續費收入將減少超過75億元。普華永道的統計顯示,2012年,十大上市銀行實現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403.85億元,同比增長11.28%。
在這種背景之下,銀行進行手續費調整似乎在所難免。而網絡銀行、手機銀行等新興的電子銀行業務,雖然在其推廣期間均主打“免費牌”,但是隨著客戶群體的逐漸增加,市場趨穩,收費同樣是意料之中的事兒。(記者 楊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