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池信托收紧 中信平安称暂未接到正式通知--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专题策划>>银监会提示理财风险 购买理财产品应谨慎

资金池信托收紧 中信平安称暂未接到正式通知

2012年10月23日07:50        手机看新闻
  收紧资金池类信托的主要原因,是担忧目前资金池类产品的流动性被用来对接目前存在兑付风险的存量项目,造成借新还旧风险递延  该来的始终会来,蓬勃发展的资金池信托终究还是躲不过“监管飞刀”。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监管层近日已经窗口指导各地方银监局,暂停新发资金池类信托计划的报备,关于资金池类信托的规范文件正在研究之中。中信、平安、粤财等信托公司称,并未得到正式的通知,存量信托产品的募集暂时未受到影响。   资深信托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监管层此次收紧资金池类信托的主要原因,是担忧目前资金池类产品的流动性被用来对接目前存在兑付风险的存量项目,造成借新还旧风险递延。   存量产品暂未受影响   记者近日致电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粤财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询问资金池信托事宜,上述信托公司均表示未接到关于资金池信托方面的正式通知。   “之前监管层的会议我们没有参加,现在外面怎么说的都有,不过我们并没有听到大的动静,公司内部也没有下发正式的通知说停止这类项目。”北京某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有知情信托公司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监管层此次关于暂停新发资金池信托的窗口指导仅通知到各银监局,要求对新项目停止报备,后续可能会有针对性的文件出台。   所谓资金池类信托产品是指募集是指并没有明确投向的信托产品,该类产品往往是由一系列产品组成一个资金池并投向单一或多个信托计划及项目。例如目前各信托公司推出的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或是TOT产品多属于这一范畴,今年以来受到信托公司的青睐。   “开发现金类产品的初衷是挽留客户资金,这也是我们应对其他金融机构理财竞争的方式之一。”深圳某信托公司负责人对记者指出:“产品类似于货币市场基金,开放式申购赎回,主要是帮助客户的资金在上一个信托产品结束而下一款产品还未发行时对接。收益率方面一般会做到比银行理财稍高。”   例如上海国投2006年推出的现金丰利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便属于上述类型。根据上海国投客户经理的介绍,该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4%-5.5%,投资人加入、追加投资及推出均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这款产品随时都可以申请,个人投资者起始最低20万元,不过初始投资额低于100万元的话需要您出具相关资产证明,机构客户的话最低100万起。很多的客户都是资金在两个信托计划对接的间隙购买这款产品的。”上述人士指出。   事实上,多家信托公司都有该类产品运行。   除此以外,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监管层收紧新发信托产品主要是针对业内目前的TOT类,即信托中的信托产品。   TOT模式始于信托公司与阳光私募的合作,模式类似于基金中的FOF,由信托经理根据自己的专业眼光选择投资组合。然而,在股市低迷的大背景下阳光私募TOT境遇不佳,固定收益类信托却备受瞩目。不少信托公司开始尝试通过TOT的方式,完成资金在其他信托产品中的配置,并降低产品募集的难度。   例如中铁信托的“聚金系列”产品,产品投资门槛往往只有50万元起。据中铁信托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目前中铁信托专门成立了金融同业部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该类TOT产品,并有第三方公司进行包销。产品用于对接旗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产品进行组合投资。   “产品投资门槛设定为50万元,主要是为了让更多的投资者能享受到信托带来的高收益。”上述中铁信托人士对本报记者指出。   在产品能够稳定供给的前提下,降低投资人的起始投资额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资金池产品扩张募集规模。   “其实对于以往的TOT产品,因为涉及到双重收费很多业内人士并不非常看好,不过如果募集资金投资于自身的项目,则不存在这一问题。”分析人士指出:“同时这一类项目由于投向不固定,同时门槛相比较一般的信托产品要低,确实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投资人。”   除了中铁信托以外,中航信托的“天富系列”产品等专门用于发行小额固定收益类TOT。不过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类似的小额TOT产品则有绕过监管有关自然人人数规定的嫌疑。   投向不透明易积聚风险   资深信托人士对记者指出,监管层此次收紧资金池类信托的主要原因是,担忧目前资金池类产品的流动性被用来对接目前存在兑付风险的存量项目造成借新还旧风险递延。该类产品的快速扩张,已然引起监管的警觉。   业内普遍认为,由于资金池信托资金的投资方向不能确定,一旦一个项目出现风险,就会影响整池资金收益。同时,保兑付也可能产生风险延后,这样如果遇见长周期的经济下行或者集中兑付,风险只会越积越高直至崩盘。但是,很多信托公司在发展资金池项目时都表示,信托公司内部风控可以规避、减小这些风险。   去年9月份,监管层曾向各家银行下发有关理财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家银行要在一个月内清理“资产池”,并实现每个理财产品单独核算。   北京某信托公司同业部门人士对记者指出,信托资金池与银行资金池没有本质区别,由于管理运作相对不透明,都会有期限错配,甚至借新还旧的问题。“因此,信托公司对待这一类TOT产品都会非常谨慎,至少我们公司目前该类产品的存量规模很小。”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撰文指出,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文章分析称,大多数的理财产品期限不足一年,有些仅为数周甚至数天。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短期融资被投入长期项目。一旦面临资金周转的问题,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通过新发行的理财产品来偿还到期产品。当资金链断裂,这种击鼓传花就没法继续下去。不过,投资者总是相信这些正规银行不会倒闭,总是可以取回他们的钱。“在一定的条件下,投资者一旦失去信心并减少他们的购买或退出理财产品,这样的击鼓传花便会停止"。   虽然资金池类信托产品存在诸多问题,但是记者通过采访得知,这一产品在今年得以逐步增长,也因自信托公司产品开发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升。   北京某信托公司管理层人士对记者指出:“其实资金池类产品的出现,是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基金化转型的一个中间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信托公司产品开发能力、管理能力与资金调配能力的综合提升。”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曹华、贺霞)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