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放言要退出 转脸改口又放缓
即将于近日召开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再次引发全球关注,尤其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对量化宽松政策(QE)将做何种表态,更是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
就在今年5月底,伯南克透露资产购买要“减小购入量”;但到6月中旬,他又表示“明年中期结束购入操作”;而到了7月,他却再度改口称“直至将来,美国经济都非常需要宽松的金融政策”。美国QE政策的表态如此反反复复,不仅令全球市场不知所措,股市债市产生剧烈震荡,而且造成大量资金流出新兴经济体,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
QE退与不退举棋不定
近两个月来,有关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否会退出,何时将退出的悬念,成为主导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走势的关键因素,而伯南克的每一次公开表态都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未来QE退出路线的风向标。
而此轮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正是源自6月19日伯南克有关退出QE的一番表态。他表示,若失业率在经济增长回升的支持下进一步降低,通胀水平向回到2%的目标接近,将在明年上半年继续逐步放缓购债速度,并于明年年中终止购买计划。然而,时隔还不到一个月,伯南克在7月11日却发表了与此前完全相反的言论。他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美国经济所需要的。这一表态,被市场普遍认为将动摇对美联储将在9月开始逐渐退出量化宽松的预期。
对于伯南克这种模糊表态、摇摆不定的做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当美国经济没有完全复苏,就业数据还没有完全达到目标的时候,伯南克是不敢提前退出QE的。但是如果不退出就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声音:一方面来自新兴市场国家的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国内一些精英阶层,他们不希望自己所创造的财富一天一天被稀释。然而伯南克很清楚,美国目前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货币政策,他如果按照自己独立的思路,货币政策是不会退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