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储户存款屡曝神秘失踪 银行应对存款安全负责

莫开伟

2015年01月22日07:57    来源:新京报    手机看新闻

最近接连发生的资金和信息安全问题,把银行推向了风口浪尖。先是泸州老窖两次丢失5亿元存款,后来酒鬼酒也曝出亿元存款“失踪”,而日前杭州警方破获的42名储户存款被盗、涉及资金总额9505万元的案件,更引发了民众对银行安全的质疑和担忧。

上世纪,银行靠着传统的管理手段,牢牢把住了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闸门。而今天银行现代科技服务手段日新月异,按常理,风险控制能力更高,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也更有保障。可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资金和信息安全问题不降反增。

细究起来,症结在于银行。一方面,银行将主要精力放在追求业务扩张上,一切为利润让道,唯业绩考核是瞻,使得监管制度流于形式。尤其忽视了对员工职业操守培育与引导,给一些唯利是图的金融蛀虫和内鬼以漏洞可钻。另一方面,银行担责意识不强,当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出问题时,总凭借强大集团利益优势和充分话语权,或瞒天过海,或含糊其辞,甚至以冠冕堂皇理由搪塞推诿,使类似案件反复发生。此外,监管部门缺乏严厉问责机制和前瞻性监管措施,对发生此类案件机构高管问责不到位。

客观地说,资金和信息安全出了问题,既让客户蒙受经济损失,伤害了客户感情,也让银行服务形象和声誉大打折扣。对此,银行不应有丝毫懈怠,应把客户资金和信息安全放在经营首位。其一,增强安全紧迫感。现代科技金融服务向银行提出了管理新挑战,对现有内控制度应进行全面梳理和安全评估,堵塞安全漏洞。其二,大胆公开案件真相。将每起案件产生原因、查处进度,通过各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打造社会监督铁律,释放民众心中疑惑。其三,严厉查处和补救。对涉事银行高管及经办员,依法依规严厉追责,起到震慑力,以绝后患;积极对受害客户进行赔偿,形成担责铁律,平复民众怨气。

(责编:李栋、刘阳)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男版武媚娘不输范爷男版武媚娘不输范爷
  • 四千年一遇的中国美女四千年一遇的中国美女
  • 中央首提多元征地制度中央首提多元征地制度
  • 王健林豪掷3亿为足球王健林豪掷3亿为足球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