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A股結構分化行情演繹到極致,市場對風格切換的預期也越來越強。盡管目前創業板高熱未見退潮,但由於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大盤藍籌股更可能提供相對收益,部分基金經理選擇了逐步獲利了結成長股,並轉戰銀行、地產等低估值藍籌品種。
創業板博弈白熱化
盡管此輪結構性行情熱點層出不窮,此起彼伏,並未見終結跡象,但部分基金經理透露,已經逐步減持前期漲幅過大的小盤股。特別是一些投資中較為注重估值的基金經理,認為創業板指數相對於滬深300指數估值溢價已觸及歷史峰值,未來估值回歸是大概率事件。
“這並不意味著創業板指數或者相關個股立刻就會掉頭向下。但站在目前的時點上,回報與風險已經明顯不匹配了。”上海一位股票型基金經理指出,本輪結構性行情初期的邏輯是基於經濟弱復蘇背景下成長股業績增長的確定性,但后期就逐步向主題炒作演變,股價的上漲更多依靠情緒推動下的估值提升。從上周創業板創出1300億元新高的成交額可以看出,資金的博弈到了白熱化的程度,隨著指數不斷刷新,獲利資金了結出場的意願明顯增強,但同時接盤的資金也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創業板很可能不會立即降溫,但此時再參與其中,風險顯然較高。
從深交所近幾個交易日公布的交易公開信息來看,對於南風股份等短期漲幅較大的品種,機構已經呈現撤退態勢,對於富瑞特裝、盛運股份等個股,機構的分歧也十分明顯。
對此,基金傾向於認為,長期來看,在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小盤成長股會跑贏大盤周期股,但短期調整也基本成為共識。匯豐晉信基金指出,就短期的市場氛圍來看,創業板調整需求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漲幅過大,估值過高,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未來一旦出現業績不達預期或者整體估值超越市場承受能力,調整不可避免﹔其次,二季度以來產業資本的密集減持是個十分重要的信號,尤其5月以來,滬深兩市大宗交易成交量加速井噴,從成交價來看,“跌停價”屢見不鮮,其背后產業資本、風投、高管套現的行為意味深長。
低估藍籌或有相對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基金經理認為,未來一段時間裡,從相對收益的角度來看,大盤藍籌股或許更勝一籌。一位近期加倉大盤股的基金經理認為,大盤預計有20%左右的反彈空間,當然不排除小盤股也可能實現類似的漲幅,但是兩者所對應的風險是完全不同的。他認為,接下來的市場未必呈現為大盤股漲小盤股跌這麼分明的局面,畢竟經濟基本面的疲弱不支持大盤股大漲,風格切換可能會以較為溫和的形式呈現,即大盤藍籌股更可能獲得相對收益。
諾德中小盤基金經理周勇對此也分析表示,未來結構分化行情繼續演繹的路徑和催化劑,無外乎兩種:一是小盤成長股將大盤股帶動起來,周期股再起波瀾,小盤成長股短暫休整,相對略跑輸。催化劑在於管理層由“踩剎車”轉向“踩油門”,即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基建投資小幅加碼﹔二是大盤周期股將小盤成長股帶下去,周期和小盤成長齊跌,小盤成長后期補跌幅度加大。催化劑在於地產調控從嚴加碼,或者貨幣政策轉向,無論是內部原因或者是國際因素導致的貨幣政策收縮跡象明顯。當前市場對這兩條路徑的分歧巨大,但是共識似乎也在漸漸形成:無論未來市場以哪一種路徑來演繹,小盤成長股在一段時期內的超額收益可能都會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