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5日中银申报了理财21天债券型基金后至今3个月的时间,基金公司中再无申报短期理财基金者。一季报数据揭露短期理财基金整体遭遇巨额赎回的事实;最新成立的一只同类产品首募规模仅有个位数……种种迹象表明,诞生整整一年之后,短期理财基金正式由热炒步入冷却,这类一开始就被市场炮轰为伪创新的产品,正在受到基金公司的抛弃。
证监会最新公布的一期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信息显示,目前待批产品中没有一只短期理财基金。距此最近的一只为中银在2月5日上报的中银理财21天,而该基金直到4月7日才正式获批,此外还有一只1月上报直到4月11日才正式获批的信诚理财28天日盈债基,二者至今未被排上发行档。
被排上发行档的自然也没有得到好结果。4月25日成立的民生加银家盈理财月度债基,作为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产品,首募规模仅有9.63亿元,这也是近两个月以来发行的惟一一只短期理财基金。而此前的8个月,发行成立的短期理财基金有近90只(AB类分开计算)之多。
短期理财基金的诞生一度被认为是基金业创新的产品,由于其巨大的募集规模,成为了各大基金公司规模比拼的利器,然而在推出后人们发现,这种产品99%的资金都投向银行做了定期存款,短期理财基金由此也被打上伪创新的标签。
事实上,短期理财基金的投资渠道和标的与货币基金极为类似,因此虽名为债基实则被归类为货币基金,自其存在以来就被拿来与普通货币基金比较。然而一年时间过去,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较后者并没有明显优势,而流动性又远不如货币基金。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个月统计内的93只短期理财基金平均收益率仅有0.23%,而货币基金在过去的4个月里已经平均取得了约1.2%的收益。
“短期理财基金从轰轰烈烈诞生到彻底低迷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这也佐证了我去年就说过的此类产品创新程度不足生命力不强的说法”,某知名基金分析师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基金公司急于求成产品发行太过密集,另一方面是这类基金先天就存缺陷,现在投资者、基金公司和渠道方都必须回归理性了。
基金一季报显示,短期理财基金普遍遭遇巨额赎回,最高缩水比例甚至超过90%。建信月盈一季度末的规模份额为35.4亿份,而2012年12月20日成立时的基金规模为173亿份,缩水比例80%,而建信双周一季报显示的最新份额为20.1亿份,该基金首发募集规模为158.01亿份;去年11月5日成立的交银理财21天债券,从成立初到一季度末,规模缩水高达近九成。
在分析人士看来,短期理财基金由盛转衰也提醒市场,基金业要想获得新的盈利点,还得靠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伪创新的生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