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曝光的視頻,讓牛醫生覺得很冤。
事發后,牛醫生的女友來醫院陪他。
何虹覺得很委屈。
女士稱被性騷擾當事醫生喊冤
“女子整容被男醫生性騷擾”,這段視頻在網絡上點擊率已突破140萬。一方是委屈的女患者,一方是叫冤的男醫生,孰是孰非,可能唯有當事雙方的溝通才是解藥。
因為想有一個更靚麗的容顏,24歲的何虹想到了整容,最好能向偶像范冰冰靠近。於是,她走出了整形的第一步:抽取自己大腿的脂肪,填充不太飽滿的額頭。
牛子林是成都某整形醫院的住院總醫師,負責何虹大腿抽脂和額頭填充手術的術前准備和消毒。工作5年來,他經手過300余台手術,不過這一次他被投訴了,一段患者何虹聲討他“有點色”的視頻,這幾天點擊率已突破140萬。
患者哭訴:術前消毒被醫生碰觸隱私部位
何虹身材高挑,不過她對自己有著更高的要求,“先抽脂和填額頭,雙眼皮要做一下,下巴也要整,最好像范冰冰那樣的。”何虹說,自己身邊的朋友容貌都不錯,她也要變得更好,所以有了一系列的整形計劃。3月20日,何虹在成都某整形醫院接受了大腿抽脂、用抽取的脂肪填充額頭的手術。
“進手術室后,醫生就喊我脫褲子。我大腿抽脂,消毒的時候醫生還在我私處消毒,而且不止一次。”何虹說,除了被觸碰到私處,醫生還找話跟她聊天,也是對她“性騷擾”的表現。“他一會兒問我叫什麼名字,一會兒又問我做什麼工作?還說我的腿抽了脂后很漂亮,要好好保養之類的話。我覺得很煩,有點‘色’。”何虹說,手術后她就將該醫生“性騷擾”一事向醫院進行了投訴。
何虹口中這個有點“色”的醫生叫牛子林,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今年29歲,從事醫學整容工作已有5年時間。
“醫院領導的確找過我談話,告知我被患者投訴,說我有點‘色’。我還覺得莫名其妙,也想不起誰會投訴我。”牛子林說,醫院有規定,投訴人的信息是保密的。3月27日,是何虹術后拆線的日子,她到醫院后,正好又是牛子林接待的她,而這一次何虹更是對牛子林不滿。“他肯定知道是我投訴了他,然后報復我。拆線時故意很使勁地捏我額頭腫脹部位,把脂肪和神經都捏碎了。”說到這裡,何虹哭得非常傷心。
兩天后,牛子林接到何虹的電話,“她告訴我她去醫院投訴過我,還說要去告我。我當時覺得是患者術后出現心理上的不適應,沒當回事,還耐心給她做了解釋。”
醫生喊冤:並無違規完全按行業規范操作
“我實際上當時還不知道是她投訴了我,怎麼可能報復?”牛子林說,何虹是用自體脂肪填充額頭,吸收和散瘀情況都有個體差異,術后2-4周的淤青屬於正常現象,而且自體脂肪會被吸收,術后效果之前就已告知過,總的來說恢復得還不錯。根據上一級醫生的意見,牛子林為何虹拆線時,還對她的額頭進行了按摩治療處理,不是因為報復去捏,“說我把她的神經都捏碎了,這也太可笑了。”
對於何虹投訴自己“性騷擾”一事,牛子林更是覺得冤枉。他說,“我進入整形美容行業以來,參與過300余台各種手術,其中超過30%都需要患者暴露下體,還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情形。說我那樣,怎麼可能嘛!”牛子林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因為何虹接受的手術需要從大腿根部抽取脂肪,距離隱私部位本來就非常近。而抽取的脂肪要填充到面部,對消毒的要求非常高。
牛子林拿出一本《注射美容學》的文獻,翻開相關規范告訴記者,“手術的消毒范圍要求是從膝蓋以上到髖部以下,私處部分也在消毒的范圍中。”
除了証明自己的操作完全符合規范,牛子林稱,消毒麻醉過程中,現場還有另外3名參與手術的醫生和護士在場。
牛子林的說法,記者隨后從當時在場的助理醫生盧敏處得到証實,何虹也稱當時手術室不止牛子林一人。
雙方協商未果:要找第三方機構鑒定
讓牛子林沒想到的是,幾天后,那段何虹控訴自己性騷擾和故意報復的視頻在網上迅速發酵,點擊率已突破140萬。隨之而來的就是親朋好友一個接一個的短信和電話,“有開玩笑的,有問詳情的,還有問我被開除沒有的,整個清明小長假全給毀了。爺爺知道了很生氣,認為我被冤枉了。還有一些鄰居指指點點。”牛子林郁悶得幾天都沒休息好。
牛子林認為,何虹控訴自己對她性騷擾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很廣,這嚴重損害了自己的名譽,“我以后的職業生涯還要不要繼續嘛?如果這都是性騷擾,那婦產科的男醫生又該怎麼辦?”4月7日,牛子林和何虹在醫院面對面溝通。牛子林的女友王丹也來到醫院,力挺男友清白。
可一見面,何虹和牛子林的女友就發生了爭執。“我要她拿出我男朋友性騷擾她的實質性証據,否則我們就會告她誹謗。”王丹態度堅決地說。而何虹情緒也很激動,除要求醫院退還其支付的9000余元手術費外,另索賠30萬元精神損失費。
“沒辦法溝通了,我們找第三方機構來鑒定。”雙方最后達成這個共識。立即評
我記得作家張抗抗有一篇得過獎的小說,講出租車裡司機為什麼要在座位周圍焊上鋼網,而客人一上車就打開窗戶怕司機噴迷藥……結果雙方一路忐忑不安。這篇小說引發了社會關於“信任危機”的大討論。
同理,病人和醫生間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尷尬、猜忌和矛盾,雖然孰是孰非我們難以判定,但至少有一點:雙方在溝通上應該還是有不到位的地方,如果大家相互多一些理解和互信,也許就會少很多麻煩和糾紛。華西都市報記者程渝攝影雷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