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过后,辞职竟成了员工上班的第一件事。“朋友是广告公司的HR(人力资源管理简称),他说2月17日年后上班,收到了8封辞职信。更夸张的是,有一个部门总共6个人,全部走光。”网友“呼哈”在论坛上的一番吐槽,也道出了节后辞职的“火爆”景象。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在年后的开工日辞职?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这类人大多为85后、90后的职场新人,且以裸辞者居多,而春节聚会和“拷问”或成他们年后辞职的导火索之一。
现象:开工首日群收辞职信
大年初十是某服饰公司开工第一天。俗话说,新年新气象,但公司的人事熊女士却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因为公司100多个员工,已经有15人选择辞职。其中,仅有8个员工的销售部门,就递了6封辞职信。
“昨天一天,我一边收辞职信,一边给没来的员工打电话,还要急着做招聘计划,忙得焦头烂额。”这让本来就抱病上班的熊女士连喊“hold”不住。“辞职的员工中大多是90后,主要是嫌工资不高。”熊女士说,因为人员流失太严重,公司干脆取消销售部门,不做电商销售了。
杭州某金融公司的人事助理赵女士,也决定辞职了。“2月16日开工至今,我已经收到9封辞职信了。”赵女士说,开工当天就收到4封,而公司总共也就60多号人。
大家辞职的理由很统一:工作2年都没有加过薪,去年年终奖还缩水了。其实年前,赵女士就在犹豫要不要辞职,而9封辞职信让她彻底下定了决心,“找到下家我就辞职。”
原因:不满薪资不堪压力是主因
“上班第一天就辞职。噢耶!倒数计时!”前天中午,杭州姑娘董佳发微博“欢呼”自己即将恢复“自由身”。
董佳说,这是春节期间和父母共同决定的。“当初找这份工作,父母并不支持。但是设计是我的理想。”董佳在家附近的一家设计公司工作,公司规模不大,但工作轻松。不过,月薪只有2500元,董佳从此当上“月光公主”。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董佳的想法悄悄发生了变化。“亲戚们聚在一起,就会拿我和同龄人比来比去。”董佳说,自己并不在乎,但她从父母的言谈中读出了他们的失落。
而和同学们交流后,董佳才发现,自己居然是工资最低的。跟父母商量后,她决定开工第一天就去辞职,考个教师证或者进银行工作。据董佳所知,因为类似原因,同学就有不少跟她一样,打算年后开工就辞职的。
“想到又要上班,就恨不得能辞职!”近几日,随着各个单位陆续开工,这样的抱怨似乎已经成为不少上班族的微博“标配”。
而在随之走红的“年后综合征”中,上班恐惧症正是其中一大病症。但大部分人都是有贼心没贼胆。抱怨完了,第二天该上班还是准时上班。可也有一些行动派,因为一个舒坦的长假后,实在不想再次面对工作的压力,干脆辞职减压。
对策:金融业迟发年终奖
岁 末年初,年终奖后,是金融行业普遍的跳槽高峰期。此前已有一些相熟的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希望在大红包到手后换个工作氛围。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热闹的转 会市场相比,投行、研究所等部门由于去年市场环境影响,裁员、降薪不断,也迫使有跳槽想法的从业人员更加慎重。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与此同时,去年业务规 模的大幅增长的券商资管、固定收益部门则呈现更为活跃的状态。
“相比四五个月之前,最近明显接到保代、准保的电话少了。一方面是今年一些投行年终奖延迟发放,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大幅下降。” 一位资深金融猎头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这一年多时间市场环境变化可谓峰回路转。
去年以来包括单签变双签在内的保荐改革制度改革以及IPO停滞,对保荐人这一群体影响巨大。业内人士评价,保代作为稀缺资源的时代已经过去,过去一些保代可以连续几年不做项目,每年靠跳槽转会拿百万高薪的。而现在,只有有项目资源、经验丰富的保代才能吃香。
与 此同时,从作为行业景气度指标的年终奖也可以看出,券商投行的日子不好过。记者了解到,已有不少券商表示要延后发放年终奖,延后到下一年度甚至有可能不 发。一位资深保代表示,IPO停发对券商投行收入影响很大,不少都是入不敷出在运作,从目前来看,IPO短期内重新开闸的可能性也不大。停的时间越长,对 投行的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明显,届时高昂的人力成本可能会促使投行进一步降薪裁员。
一家大型券商人士透露:“我们公司年终奖倒不算是延后,普遍在4月底、5月初股东大会后发放,去年因为业绩不好只发了一点,今年预计也不会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