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路该怎么走?--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城市商业银行异地扩张路该怎么走?

2013年05月14日13:59    来源:四川日报    手机看新闻

  前有异地市场的“诱惑”,后有监管层的“紧箍咒”——

  5月8日,德阳银行眉山分行开业,这是德阳银行继成都分行后设立的第2家异地分行,也是该行在德阳以外省内二级城市开设的首家分行。

  在德阳银行落子眉山之前,成都银行、乐山商行两家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入驻眉山。

  近年来,除了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外,不少省内城商行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仅成都,就聚集了德阳银行、南充商行、攀枝花商行等多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

  生存之道

  服务定位中小微,产品立足差异化

  城商行如何在竞争白热化的异地金融市场谋得一席之地?“关键是找准定位、做出特色。”德阳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刘阳把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视作“天生一对”。从2010年设立成都分行开始,德阳银行就启动了从服务到产品的一系列创新举措,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创新服务方面,德阳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额度小、用款急”的特点,不断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将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关口前移,降低准入门槛,同时为中小企业贷款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

  创新产品方面,德阳银行实施差异化策略,开发多层次金融体系产品,陆续推出“节节高”、“贷贷通”、“连连赢”等系列创新金融品种和“3+1”贷款模式,并针对不同的产品,制定出不同的管理办法。

  效果非常明显。成都地区的很多市民了解到“德阳银行的卡很好用、全球取钱都免手续费、存款利息上浮至最高标准”;成都地区的不少企业则意识到“在德阳银行贷款,速度快、利率低,而且服务很到位!”截至2013年3月末,德阳银行成都分行存款余额111.71亿元(其中一般性存款59.35亿元),贷款余额37.59亿元。

  而更早进入成都发展的南充市商业银行一开始就采取了和政府、园区、行业协会以及非公组织合作的形式,瞄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大银行做大客户,城商行做小客户。”南充市商业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坚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错位竞争,自身才能在异地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针对中小微企业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的特性,城商行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和融资机会。比起大银行,我们的显著优势是灵活、快捷。”

  扩张之困

  政策、品牌、成本、人才“难关重重”

  2013年初,中国银监会在官方网站发布《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允许城商行在辖内和周边经济紧密区申设分支机构,但不跨省区,抑制盲目扩张冲动。

  这意味着监管层至少年内都不太可能会解开城商行跨省异地扩张的“紧箍咒”,但对在“辖内和周边经济紧密区”设立分支机构的需求则松开一个口子。

  2010年前后,城商行集体快速扩张,跨省、跨市分支机构遍地开花。2012年,监管层对城商行“总想跨区域扩张”提出批评,城商行异地扩张因此来了个“急刹车”,跨省和进入省会城市开设分行基本处于暂缓状态。省内某城商行负责人透露:“我们两年前就想到省会城市发展,但没有等来监管部门批文,只好‘曲线扩张’,在成都周边市州设立了分行。”

  除了政策门槛,网点少、成本高、人才紧缺也是横亘在城商行异地扩张面前的重重“难关”。

  记者调查发现,在蓉外地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服务网点和ATM自动柜员机不足的情况。知名度不高,也是城商行在异地发展业务的“拦路虎”。“每次拜访客户时,第一件事就是费尽唇舌介绍我们银行。”某城商行的一位客户经理坦言,网点和名气的不足,制约了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也导致在招聘本地化人才的过程中收获不多,“有经验的不太愿来,而从头培养新人对外地城商行来说成本高昂。”

  一位拥有跨区域筹建分行经验的城商行人士透露,在经营考核上,总行一般都要求异地分行的经营第一年持平、第二年盈利。“但异地扩张初期,人工成本、网点的租购成本等较高,加上网点不密集,吸存能力不足,有时还需向总行拆借资金。而收入难以同步增长,利润增长较慢,短期内会形成一定的财务压力。如果严重‘水土不服’,异地分行甚至可能‘夭折’。”

  这些困难,对即使在成都扎根了3年的德阳银行成都分行来说仍然存在。刘阳表示,无论是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网络分布、科技手段,还是人才储备、风险控制能力上,城商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 卢薇

(来源:四川日报)


相关专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