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全面“去火”:5月份人民币贷款虽同比少增1258亿元达6674亿元,6月份银行间市场钱荒不断。昨天广州黄金地段菜市场里上好的大蒜只卖到4元一斤,而去年要10元一斤。前天公布的6月PMI数据也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的悲观预期。
但是,从2000年1月到2013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月均同比增速高达17.16%,这也造成了M2从2000年初的12万亿元扩张到现在的104万亿元,增长了7.7倍。
中国经济当前的矛盾已经进入到能否忍受“去火”痛苦的阶段。这个“火”不仅来自信贷的盲目增长,也来自生产的过剩扩张。
今年以来,PMI生产指数一直高于新订单指数,显示产能过剩仍未得到改变,需求端则相对较弱。6月官方PMI下滑至50.1%,比5月回落了0.7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显示了当前制造业活动仍然偏冷的形势。而购进价格指数在所有分项中最低,且大幅位于荣枯分界线以下,说明受经济低迷影响,生产领域的通缩仍在持续。PMI外贸指数回落与早前海关总署公布的几乎零增长的进出口统计数据相符,均显示了当前令人担忧的出口和内需的状况。
面对这种状况,呼吁央行降息放水的各种声音铺天盖地。但笔者依然认为,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市场需求的短缺,绝非信贷的短缺。膨胀而不畅的M2总量,已经使我国经济出现囊肿——楼市价格连创新高,地方债务居高不下。但代表经济活力的主体——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仍然越来越大,市场被挤压,借贷抢不过大企国企。
因此,如果决策层此次能真正防止信贷大潮的再次涨起,才能直面问题。让中国经济去“去火”,未尝不是好事。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