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亡拥有多种正确答案
在讲了20多年《死亡与不朽》后,到明年7月份,陶国璋就到了退休的年龄。
“大概是以为我要退休,以后就不上这门课了,这学期还没结束,下学期的课程现在已经选满了。”陶国璋说着笑了起来,“可是我还没想好呢,我还有很多事情想要做,我还不想停下来。”
卡根也从教授“死亡课”中获得了很大的乐趣,其中之一就是每年到了期末,翻看学生给他的评语。
他说,几乎每次“里面都充斥着一对对反义词”——既有“雪莱你的课真的太好了,我受益匪浅”,又有“雪莱你的课简直糟透了,我来上课真是浪费时间”;有人形容他“极有逻辑”,有人说他“毫无逻辑”;有人赞这堂课“妙语连珠”,也有人批评他“全是废话”。
“我的目标是,让你们在这里试试如何去思考死亡。”卡根说,“至于死亡本身,我本来也没准备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我只希望你们可以在这里找到思考的方法,真的静下来跟我一起想想‘死亡’这个问题。”
而身在北京的王一方跟大洋彼岸的卡根也有差不多的念头。他对“死亡课”的状态挺满意——哲学从逃课重灾区变成了旁听大热门,这已经是胜利了,更何况在他看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在很虔诚地参与思考,寻找他们自己的“灵魂觉悟”。
“我追求的是灵魂的发育,而不是知识的灌输。”王一方说,他最后也不期待什么的考试,只要学生写篇文章,说明白自己心里在想什么,这就行了。“我不需要你告诉我死亡的定义是什么,大多数人要到了45岁以后才开始真正思考死亡这件事,我就期望你可以在25岁试着面对一下45岁的问题,自己去思考。”
不过,跟着他一学期后,有些学生也变得像他一样,一张口就文绉绉的。临结课的时候,他们还能学着王一方的样子,背出史铁生的句子:“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
从那次车祸恢复后,回到耶鲁的卡根非常希望见到那个同样跟死亡打了照面的癌症男生。但是,这个学生的病已经进入终末期,不得不回家,躺在床上,度过自己最后的几天生命。
学校专门派他所在学院的院长到他家里,在他的床前,向他宣布毕业的消息。由于他已经进入病危阶段,每隔一会儿就会陷入昏迷,失去意识,院长耐心地坐在床前,等待着每一次他苏醒过来,一字一句地为他宣读已经取得的成绩。
在经历了许多次昏迷和苏醒后,成绩单终于念完了。院长对躺在病床上的他说:“你获得了足够的学分,从今天起,你是一名耶鲁大学毕业生。”
不久后,这个学生去世,卡根去参加了他的葬礼。在那里,他第一次了解了这个似乎熟悉又似乎很陌生的学生。他的同学告诉卡根,因为知道自己的每一天都有可能是最后一天,这个学生就像突然获得一天假释的囚犯一样,比任何人都更加用功,拼命学习,拼命想要留下上大学的记忆。他比其他人更加“敢于尝试所有人生体验”,“因为他知道,自己拖拉不起”。
到了期末,卡根要给每个学生评分时,在成绩单上又看到了这个男生的名字。虽然知道他生前多么用功,可是已经去世几个月的他缺席了后半学期的课程,缺席了期末考试,缺席了小组讨论,达不到《死亡哲学》课评分的许多项标准。
卡根说,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按照课程标准,给他评分不及格。“没办法。”卡根说,“在这件事面前,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于是,在这名特殊的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成绩单上,他的努力和用功为他赢得了大部分课程的学分,但是在“死亡”这门课上,他最终还是没能通过,他的“死亡”并没能得到一个A。记者 李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