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截止日期前两周,法、德、意三国表态,将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
如果把亚投行比作一辆刚刚上路的车,中国毫无疑问是推车人。有人刚刚赶上了车,有人站在车旁犹豫要不要在最后时刻跳上去。当然,也有人在挡车。
3月12日,在得知英国申请加入亚投行后,美国恼怒了。日本则重申其“审慎态度”,质疑亚投行能否秉持“公正的治理结构”。
按照经济学概念,中国推动建立亚投行,本质上是提供“国际公共品”。既然是公共品,就像修路架桥一样,任何人都可以走。美日又为什么要什么反对呢?
其实,所谓“国际公共品”的提法,最早恰恰来源于美国。公共品的对立面是“搭便车”,而这恰恰是美国指责中国的言辞。在很多场合,美国不断在呼吁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早在2005年,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就提出中国应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2014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谈及中东问题时说,中国已经搭了30多年的“便车”。
对“搭便车”言论,近两年来,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很多回应。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中国愿意为周边国家提供共同发展的机遇和空间,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也表示,中国在越来越多地承担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中国不是在‘搭便车’,而是和大家一起推车。”
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亚投行的建立,旨在为亚洲国家亟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投融资支持。在笔者看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公共品”。
然而,吊诡的是,明明是美国不停地呼吁中国“提供国际公共品”,“承担国际责任”;现在,中国提供了,承担了,美国却带头阻挠。正如美国智库彼得森经济研究所荣誉所长贝格斯滕(Fred Bergsten)所说,这使美国外交显得“虚伪短视且自相矛盾”。用时下流行的话说,美国这就是“自己打脸”。
那么,为什么美国会如此自相矛盾?一个说法是,美国有自己的“公共汽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简称“世行”)。这两者构成了美国构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在亚洲,则有美日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
不过,正是这些“旧车”的不作为,使得亚洲国家,包括新兴大国和中小国家,对旧秩序产生深深的失望。
事实上,这些已有的“公共品”并不真的“公共”。世行行长由美国人把持,内部潜规则是世行高层要由美国内政的小圈子决定。亚行行长则全部来自日本,按照美国的标准,服务日本的海外利益。
有的“旧车”不载客。世界银行,顶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名头,却对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熟视无睹,还经常设置各种条件。世界银行经常自称“高标准”。不过,究竟是不是高标准,不是靠自称,而是要问问资金需求方。笔者曾在非洲、拉美多国调研,在底层听到的反馈多是对世界银行的抱怨而非褒奖,尤其是在有了比较之后。
有的“旧车”开得太慢。据亚行自己测算,21世纪第二个10年亚洲基础设施资金需求约为8.2万亿美元,平均每年8200亿美元。然而,2013年亚行仅提供了210亿美元,其中还算上66亿美元的联合融资。显然,对亚洲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来说,这是杯水车薪。
不载客,开得慢,却拒不“修车”。IMF于2010年通过改革决议,其实并未触动美国的一票否决权,美国国会却至今未批准,是唯一一个尚未批准IMF改革的国家。2013年前亚行行长黑田东彦被调回日本,很多国家包括印度、泰国等都有意推出自己的人选,但日本执意指定中尾武彦接任行长。墨守成规,不思改革,使不少国家寒了心;他们加入亚投行,与其说是中国做了工作,不如说是对既有体系失望。
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一道力推的亚投行“顺风车”即将上路。前路漫漫,也必然曲折。不过,只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宗旨,向世界提供“国际公共品”,即使顶风,这辆大车也将继续前行。
(作者陈晓晨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晨阳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