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国投电力登陆上交所,在国内资本市场闪亮登场,这是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投”)这家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与资本市场又一次成功的对接。为更好地借力资本市场推动电力板块发展,国投通过与当时在国内A股上市的湖北兴化公司进行资产置换,改制成立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更名为“国投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电力”),把旗下规模最大的电力资产成功推向了国内资本市场。作为国投自成立以来占据半壁江山的业务板块,国投电力的上市,饱含了国投对进取创新的期待和借助资本市场加速发展的渴望,表达了国投利用资本纽带整合拉动旗下电力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决心,为国投集团“二次创业”谋发展集聚了新动力、开辟了新天地。
以诚为本,跨越发展
与有的想通过资本市场赚个盆满钵满的公司不同,国投电力带着一幅宏伟的蓝图出现在A股市场。她有着寻求发展的强烈渴望:她追求的不是A股市场上那些一夜成名的神话,而是扎实稳步的建设和发展;她没有多层包装、精心修饰的美丽谎言,却带着真挚的健康发展诉求。尽管近年来A股市场起伏不定、动荡不安,但是国投电力始终坚信一条真理:对于投资者来说,资本追求的永远是投资价值,只要企业有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立足自身纵观全局的战略,就不会担忧市场低迷带来的压力和挫折,而这些也在此后每一次的“大动作”上,成功得到了印证。
整整十年潜心经营,国投电力得到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6月,控股装机容量从2003年初的661万千瓦增长到2196.2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达1132.95万千瓦。十年间,国投电力共获核准装机容量2162.45万千瓦,开工新项目17个,资金与管理优势集中于自行开发的大容量、高参数、环保型项目上。国投电力资产总额从2003年的487.5亿元增长到2011底的1475亿元;营业收入从2003年的71.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291亿元,市值从最初的30亿元发展到了150亿元,累计派发现金红利12.5亿元。
这十年的光鲜背后,是国投电力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奋斗历程:一是国投电力的发展正好处于电力行业黄金时代后的艰难时期,企业只能是先求生存再谋发展;二是中国资本市场跌宕坎坷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严苛考验。这种双重挑战淬炼出了一颗承载希望、冉冉升起的新星。
危中求机,共克时艰
国投电力设立之初,正值我国电力体制改革之时,电力行业的竞争加剧,市场化步伐加快。挑战与机遇总是相伴而行。国投电力意识到,电力产业正在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化、现代化这片蓝天下,只有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背靠国投这棵“大树”,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并重”的发展道路,同时借助资本市场的监督机制和资源配置,依靠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对接,不断提升电力板块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进行自我修正和提升,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国投电力摸索道路,总结经验,分析提炼,进而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并始终如一坚持对股东、对社会、对公司自身负责尽职,有效提升了“国投系”的品牌知名度。
想要真正从资本市场获取可贵的资源,就必须真正理解市场、融入市场,在运筹帷幄之中使金融工具物尽其用。国投电力在资本市场上完全是自建基础、自谋发展,没有经验,队伍里都是“新兵”,用“摸着石头过河”来形容这支生力军不为过。而国投电力的想法是,人才无需请“高价”,现有的员工素质底子都很好,齐心协力做下去,都将是金融行业的勇将。队伍建设和企业成长都需要时间,但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每一次机遇都丧失不起,国投电力的队伍只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孜孜不倦、与时俱进地学习。国投电力坚持横向与纵向并重,多方对标同业顶尖水平寻找分析差距,提升内部管理,力求优化资源配置、切实贴近市场,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推进电力业务规范、高效运转。回顾过去,国投电力多次在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融资增发却取得优异表现,尤其是在2011年市场低迷的环境下,国投电力也是罕有的不需要承销商包销而且超额认购公开发行的公司,其蓝筹地位不随市场起伏而有丝毫动摇。
内外并重,运筹资本
电力行业特点就是高投入、高产出,要实现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就必须拥有雄厚的资本。但是,仅仅依靠信贷投资不足以满足企业电力业务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的要求,迫切需要开辟资本市场通路。建立直接融资平台,完成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工作,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可为企业的飞跃式成长打开一条快速便捷高效的资金通道。
国投电力借助资本市场,高效整合了国投集团旗下的优质电力资源,完成了近90%的电力资产证券化,增加了实业资产的流动性,实现了多赢格局。国投电力历次资本运作成绩斐然,上市十年通过5次资产收购、5次再融资,共计现金融资86.16亿元,这无疑是对国投电力大批优质在建和储备工程的“大输血”,正如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扩张中做大 转型中做强——国投电力上市十年市值管理模式解析》指出,国投电力十年的市值、资产、装机、股本均有多倍增长,增长率居行业之首,为实现企业跨越发展提高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承载国投电力发展抱负与愿景重任的雅砻江,下游开发曾长期以投产装机330万千瓦带动1140万千瓦的在建项目, “小马拉大车“的格局导致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二滩公司”)的高负债率,为雅砻江下游电站的开工建设募集资金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时值电力行业整体步入“寒冬”,长期低迷不振的行业气氛使各大电力集团陷入负债增长、现金流减少的僵局,金融市场随外部环境急速恶化与电力行业“煤电联动”严重滞后造成的长期萧条产生了叠加效应,致使企业的资金问题日益加剧,为企业经营和资本运作都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国投电力经过对资本市场的深入调研,与投资者的充分沟通,提出了一套最适用于企业经营情况的融资方案,2010-2011年成功募集资金54.78亿元,雅砻江飞跃式发展的资金问题终于迎刃而解。随着官地、锦屏水电站的相继投产,国投电力的腾飞拉开了序幕。可以说,没有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梦幻雅砻江”还只能静静躺在一叠叠图纸上。
通过在资本市场的出色表现,国投电力扛起了“国投系”旗帜,成为国投集团子公司迈入资本市场的先驱和成功典范。
真诚沟通,创造价值
在社会资金极度紧张、资本市场非常低迷时期的成功融资,是对国投电力在资本运作方面经年累月励精图治的最好肯定。然而,国投电力的成功绝非偶然。借壳上市后,国投电力控股电力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运作、清晰明确产权,在经过标准化的操作中,进一步完善了自身,逐步迈向顶尖梯队。资本市场透明的信息披露和严格的市场监督促进了国投电力的内部管理,与市场协同的正反馈调节机制使国投电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市场化,大踏步向一流上市公司迈进。
与有些上市公司把投资者关系的管理看作向市场“圈钱”的基础不同,国投电力视它为与外界沟通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不仅广泛采纳各方意见,还认真思考分析这些宝贵的来自市场的声音,推行先进的理念和战略。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到资本运作的经验技巧,国投电力以谦逊求知的积极态度,向独立董事、投行保荐人、行业研究员以及市场投资者等各路人士虚心求教,定期由董秘亲自接听投资者热线收集整理问题后问责部门员工。董事长在出差工作百忙之中也主动与不同地区的个人投资者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持之以恒地真诚沟通,国投电力在成长的过程中吸引培养了一批注重价值回报和成长潜力的忠实投资者。
依靠规范透明运作、积极诚信沟通和扎实准确披露,国投电力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和投资者的热情支持,特别是水火共济风光互补的电源结构和高量优质的在建工程,构筑了国投电力充满潜力和希望的未来,为国投电力成功获得市场的资金支持奠定了基础。经历了高煤价的挤压和资本市场的低迷,国投电力团队积累了丰富多样的资本运作经验,提高了市场敏感度和应变能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储备了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十年华彩,攻坚破浪。国投电力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控股股东始终如一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广大投资者的理解和参与,得益于每一位国投电力员工的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站在新的起点上,国投电力将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携手共创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