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克服大地震和金融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取得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的历史佳绩;2010年,全体干部职工满怀激情,勇于担当、超常拼搏,再次实现销售收入突破百亿——成立53年的中航工业成飞公司,以“航空报国,强军富民”为己任,为航空工业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大力推进航空装备研制生产
创建于1958年10月的中航工业成飞,沿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之路,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滩上建成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53年来,成飞先后研制生产歼5、歼7、枭龙、歼10等20多种机型的飞机,部分机型出口到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三代表演机——歼教5、歼7EB型机和歼10飞机,都是由成飞研制生产的。
2003年9月,有关枭龙战机的报道成了世界各媒体和互联网关注聚焦的热点。这是中国军机第一次以“龙”的形象向世界亮相。2003年8月25日,枭龙01架飞机的首飞成功。成飞向祖国交了一份满意答卷。从2003年8月25日到9月2日,袅龙飞机连续飞行了8个起落,漂亮圆满。2004年4月9日17时30分,枭龙03架飞机成功首飞。枭龙飞机从01架首飞成功到03架首飞成功,仅用了8个月时间,再次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枭龙飞机的出口,实现了我国航空工业由技术引进向整机技术出口的突破。
2006年12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向全世界公开了歼10飞机翱翔碧空的壮美镜头。横空出世的歼10飞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两个月后,歼10飞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歼10飞机从设计发完结构图到首飞状态,所用时间恰好接近西方国家新机研制时间。这表明,歼10飞机研制中,项目管理是成功的,其管理已经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
歼10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机,代表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国航空工业名片”和“中国空军名片”。
构造民品核心竞争力
造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这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成飞在ARJ21研制中,承担着机头任务,完成了整机10%的工作量。同时,成飞也成为国产C919客机机头的唯一供应商。
坚持航空为本、军民结合,着力发展民机部件转包生产。成飞与麦道、波音、空客、沃特、达索等国际知名企业开展了成功合作,转包生产了波音787方向舵、波音757尾段、空客A320/340登机门等民用飞机大部件。是法宇航公司AAA级供应商、波音787方向舵唯一供应商,公司A320生产线被欧盟评为“海外明星生产线”。
成飞的民机事业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成飞已从单纯的转包生产转向国际民机市场战略合作。
有选择地发展重点民品,充分发挥航空高科技优势,研制开发了汽车模具、磁浮列车、柴油电喷等支柱民品项目,交付了中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数控加工,复材制造,热表处理,整机装配和试飞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中航工业成飞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奖、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奖、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航工业优秀“四好”领导班子等荣誉称号。
2011年,中航工业成飞将统筹做好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重点抓好质量整风工作,全面启动成本工程、持续推进“腾飞计划”,完成年度各项任务,促进成飞科学、稳定、健康发展。(沈峰 记者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