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流通成本高亟待高效产销链条--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财经频道滚动新闻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 流通成本高亟待高效产销链条

2012年12月05日18:4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年十月份以来,白菜、芹菜、脐橙等蔬菜水果、农副产品轮番成为媒体报道的明星,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卖不出去,继而成了“卖难”。今天(5日)上午,商务部对此做出回应。在发布会上,农产品卖难、买贵的怪现象,以及流通成本过高等问题,再度成为媒体追问的焦点。

  大白菜每斤6分钱,芹菜堆在田头没人要,这就是过去一个月农产品卖难报道中的场景。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巡视员孔令羽从掌握的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今年蔬菜、水果“卖难”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

  孔令羽:据商务部监测,今年以来我国蔬菜水果市场供需总体平衡,11月份全国百家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同比增加15.2%。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2.99元,环比上涨7.6%,同比上涨7.3%。全国水果批发价格环比上涨2.9%,同比下降0.4%。

  从以上数据中看,卖难的迹象似乎并不明显。然而大白菜、芹菜卖不出去的消息却准确无误。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久表示,卖难只发生在部分地区、部分品种、部分时间段。

  马增久:今年的特点是,点非常分散,涉及面很小,最主要是价格并没有跌破成本。

  山东的芹菜最具说服力。10月份,德州的芹菜4毛钱一公斤也没人要,仅仅一个月后,就涨到了一块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戴中久献计,地方政府应该有所作为,打个时间差也许就能变“卖不出去”为“畅销”。

  戴中久:产地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建立一些收储制度,修建一些冷库。因为卖难不是长时间的,只要能够度过这个时间段就缓解了。

  而且此番发生卖难的地方多是一些新兴的蔬菜基地,没有稳定的渠道,也没有叫得响的名声。仍然以芹菜为例,同样在山东,马家沟的芹菜和德州的芹菜就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德州的芹菜只有1毛,还遭遇卖难。马家沟芹菜价格高达40、50元一斤,却不愁卖。青岛菜商伦先生说,马家沟的芹菜名气大。

  伦先生:马家沟芹菜是中国驰名商标了,家喻户晓,而且马家沟芹菜是吃出来的品牌,另外,渠道建设比较规范,走的都是中高端消费群体。

  每当提到农产品卖难,人们第一反应就是钱都让中间环节的商贩把钱赚走了。滞销在田间的白菜只要6分钱一斤,到了北京的菜市场却要一块多一斤。孔令羽直言不讳,各种中间环节的成本占到了菜价的一半。

  孔令羽:据测算,我国蔬菜从田间到消费者餐桌,一般要经过4到6个环节,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成本将增加5%到10%,加上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目前流通环节成本约占菜价的一半。

  以山东的一颗白菜为例。被菜农收割后,经销商收购了它,运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再从这里被运到北京新发地,从这里它可能直接进入北京的超市,也有可能被再次批发到石家庄。在这个过程中,一颗白菜的身上除了每次转卖之后的加价,更包含了大家看不见的汽油费,人工成本,超市、菜市场的进场费等。山东寿光菜商吕文国就此算了一笔账。

  吕文国:从农户手里收过来,装进大箱子;到农贸市场又发给小贩,小贩再送到超市里,有小包装。大包装、小包装再加上物流的费用,还有中间小运输的费用,一块钱的菜到超市里必须卖两块钱,这样有可能还是不挣钱。

  大城市90%以上的菜贩是农民工,如果这个行业赚钱多,更多的城里人将投入其中。不仅是商务部,早前发改委也曾经明确表态,在人力成本、运输成本都在涨的今天,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恐怕会持续上涨。当务之急,是如何减少流通环节。孔令羽坦诚,现在正在力推农超对接、打造产销链条,尽管在努力进行各种尝试,但是规模还是有限。

  孔令羽:量是有限的,只能是起引导的作用。我们在力推链条建设,但是目前还不能说链条建设完了就能解决所有的通道问题,只能解决一些主要地区和主要销区之间的衔接问题。 (记者季苏平)

(来源:中国广播网)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