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消费者熟悉的食品老字号“稻香村”,现在却被北京、苏州等地多家生产厂使用。虽然北京“稻香村”已经在当地深入人心,但商标却所有权却属于苏州“稻香村”。而因为中间的纠葛很难裁决,因此多个“稻香村”共存的现状可能还会持续下去。
临近春节,北京本地的老字号“稻香村”专营店的生意逐渐火爆起来,一些北京特色的点心,一直是节日期间馈赠佳品。但记者在北京稻香村一家专营店了解到,原来这个牌子是被不同厂商使用的,北京稻香村并不能专享,因此他们不得不用三个禾苗的禾字充当自己的商标。
北京稻香村:他们也有他们的品牌名字嘛,我们的就是这种三禾的标志。
北京稻香村不是商标持有人,那谁是?记者致电苏州稻香村服务热线,得到了这样的答复:
苏州稻香村:我们是“稻香村”商标持有人,我们注册商标是稻香村。
食品店取名“稻香村”的说法不一。其中一个说法是来自古诗词,例如“十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说丰年”等。“稻香村”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食品店常见的字号,数量多、分布广。北京稻香村一位经理介绍,以前还是有一些分辨的办法。
稻香村经理:那时候虽然都用稻香村这样一个字号,都明示,我在牌匾上我就写着,我是陈记稻香村,你是王记稻香村,让消费者能辨得很清。
据说苏州稻香村创立于1773年,北京的创立于1895年。但在1983年,河北保定的一家糕点厂抢先注册“稻香村”商标,并授权北京稻香村使用。后来河北稻香村又把商标转让给苏州糕点厂,所以苏州稻香村现在确实是商标持有人。记者发现,除了上述三个稻香村,还有一家位于北京的食品企业,使用的是“香港稻香村”的招牌。面对这么多稻香村,消费者怎么看,记者在街头做了个随机采访。
消费者1:我以前都不知道还分省的,反正是稻香村就行。
记者:你会在乎是北京稻香村、河北稻香村还是苏州稻香村么?
消费者2:好像,不在乎吧。
消费者3:我感觉没啥必要。
消费者似乎对产地并不在乎,但品牌专家杨曦沦对很多老字号没有好好保护商标所有权感到惋惜。
杨曦沦:这些老字号如果当时没有把商号当成商标,后果挺麻烦的,尤其你在海外,更麻烦。比如少林寺商标,被很多其他人注册了,少林寺通过沟通协议,根据各种方式收回商标,所以这也需要做很多工作。
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教授王迁认为,北京稻香村拥有的是在先权益,而虽然现行《商标法》没有明确界定,但很多法院使用这一原则进行判决。
王迁:在先权益,也就是在商标注册之前,他人就已经合法拥有的权益,老字号啊,特别是像稻香村,这种事情,可能就应当属于在先权利应当受保护的比较典型的事例,因为稻香村这个词,早在他人注册商标之前就在北京地区一直在使用。
王迁说,正在修改的新一版的《商标法》正在考虑将这一点写入,因此多个“稻香村”共存可能会成为一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