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里的民生)农贸市场“逢雪必涨” 价格“怪圈”如何破解?
近年来的冬天,凝冻几乎年年袭击南方,“逢雪必涨”的菜价让老百姓的“荷包”也感到丝丝“寒意”。如何有效稳定物价,破解极端天气下的“价格怪圈”,成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元旦节后,贵州遭遇新年第一场大范围凝冻,贵阳市菜价上扬,市民抱怨“买不起”,菜商则叫苦“货难进、生意难做”。
“顾客来问价格,一听就说太贵了,过几天再来。”在贵阳市盐务街农贸市场,摊主冉秀娥告诉记者。她在盐务街农贸市场经营了十多年,凝冻后她销售的近30个品种的蔬菜价格都涨了,特别是带叶子的菜,难进又难卖。
“比如茼蒿、豌豆尖,过去一斤四五元钱的菜,现在零售每斤都超过10元了,顾客嫌太贵不买,我也不进货了。”冉秀娥说。
记者在市场上了解到,肉价涨幅较小,由于眼下是贵州本地人做腊肉、腊肠的时节,猪肉的销量还较元旦前有所增加。
据贵阳市物价局7日的监测数据显示,贵阳市农贸市场的粮油类、肉蛋禽鱼类价格较平稳,但部分叶菜价格较去年12月31日明显上涨,如白萝卜涨了近三成,白菜、莲花白涨近两成。
在盐务街农贸市场买菜的蒙女士打开购物袋给记者看:3两红辣椒3.5元,3斤土豆7.5元,2斤西红柿7元,“买这么点菜,随随便便就得十几元,更别说买肉了。”
相对于农贸市场,超市的价格则相对平稳。连锁超市北京华联宅吉店是“商务部农超对接贵阳市试点企业”,记者在该超市看到,买菜购肉的顾客络绎不绝,许多品种的价格比起农贸市场都要低,如一斤五花肉12.8元、生菜4.8元、菠菜4.98元,明显低于农贸市场上的15元、7元和6.5元。
针对持续的低温凝冻天气,贵阳市已下发紧急通知并制定了价格异常波动应急预案,确保灾害天气下市场货源充足供应、市场价格规范有序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12358服务热线已接到四五起价格投诉电话,对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惜售囤积等手段哄抬物价、操纵物价等行为,我们将严厉打击。”贵阳市物价局副局长蒋静说。
据了解,贵阳市物价部门第一时间对粮油、猪肉、蔬菜等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和强化市场价格监管进行了安排部署,下设7个工作组分头开展工作,启动各项应急措施:
“若出现雪凝天气持续加剧情况,将立即启动生猪外调补贴、运菜进场奖励机制,并在主要农贸市场及社区启动农产品直销点,平抑物价。”贵阳市农委总农艺师王祖泽说。
据了解,农业部门加强对贵阳市20多万亩在土菜田间管理,确保两节期间30万吨蔬菜上市和今年1到5月份蔬菜供应充足,发挥嘉旺、光明等屠宰场和地利农产品物流园“蓄水池”作用,确保每天生猪待宰存栏2000头以上,蔬菜储备2500吨以上。
记者采访的贵阳市物价、农业部门负责人认为,近年来,一出现雪凝灾害天气,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价格“逢雪必涨”,地方政府虽然摸索出了一些平抑物价的办法,但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打破农贸市场的价格“怪圈”。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要破解极端天气下农贸市场价格“怪圈”,稳定农副产品价格,需要从三方面下手:一是将农贸市场摊位费列入政府指导价,并保证政府手上控制一定数量的摊位产权;二是理顺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机制,建立经营户诚信档案,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强制其退出;三是精细城市规划,在设计之初便完善商业设施、明晰产权,实施相关部门的综合管理,增强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