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认为,在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我国贸易方式将由一般贸易来主导。目前一般贸易已出现强势回归势头,未来一般贸易将持续回归,并取代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导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拉动国内企业的发展,而且将促进我国外贸方式的转变。
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0098.2亿美元,增长4.4%,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2%。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3439.5亿美元,增长3%,占外贸总值的34.8%,较2011年下滑1.1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认为,根据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开始出现强势回归。2011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值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所占比重较2010年提升2.7个百分点。尽管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比重较2011年略有下降,但已形成平稳增长态势。未来其取代加工贸易并占据主导已是大势所趋。
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张磊表示,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贸易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我国对外贸易形成“
通胀压力掣肘 今年货币政策或先松后紧
专家认为,考虑到物价调控方面的压力,2013年货币政策将真正体现稳健,大幅收紧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均不大。为了实现“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目标,央行今年上半年有可能降低基准利率1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2次。由于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大于上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调控可能维持偏紧状态。
非信贷融资增速料降低
去年12月M2同比增速13.8%,较11月下降0.1个百分点;12月新增贷款4543亿元,比上月减少686亿元,创2010年1月以来新低。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12月M2同比增速主要是受基数因素影响小幅回落,尽管2012年全年M2增速略低于14%的年初预期目标,但近期总体货币条件仍延续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稳中略松的态势。尽管12月新增贷款规模低于预期的5500亿元,但其他融资方式的替代作用明显。12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3万亿元,同比增加3512亿元。其中,债券融资2078亿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与2011年相比,2012年信托贷款多增1.09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多增8840亿元,而新增贷款仅多增7320亿元,非信贷融资方式的替代作用进一步提升。
2012年全年8.2万亿元的新增贷款,低于此前市场8.3万亿元的预测。业内人士指出,这也反映了去年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信贷的替代作用。同时,监管机构在年末对于信贷节奏的控制也为2013年货币政策预留了一定放松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指出,在社会融资规模中,信贷占比降低到52.1%,说明社会融资结构在从信贷向非信贷转移。2013年,中央可能会让信贷规模适度增加,但对信贷增速的约束会弱化。而非信贷融资劲增的势头会减弱,即总量会增加,但速度会下降。
降息降准仍有空间
2013年我国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稳健”基调。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指出,2013年要保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加,按照信贷增长15%、信贷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保持在50%来估计,2013年社会融资规模将达18.9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3.13万亿元,增长19.9%。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虽然继续保持稳健基调,但今年对政策目标的侧重及松紧拿捏程度均会有所不同。基于稳增长的需要,201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稳中偏松”的特点,今年考虑到物价调控方面的压力,货币政策将实现真正的“稳健”,大幅收紧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均不大。
市场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的水平,同时物价上涨幅度极有可能突破3%。多位专家表示,今年我国货币政策将不会重演去年年初不断放松的操作方式,极可能在稳健总基调下呈现出总体中性、先松后紧的调控特点。同时考虑到在贷款增速难以明显回升、金融脱媒分流存款、外汇占款增长趋势性放缓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存款增长放缓将成为趋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需要从高位适度下降,明年可能适度下调准备金率1-2次。而逆回购作为调节短期流动性的工具其使用将继续常态化。
招商证券(600999)指出,由于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从稳增长角度出发,货币政策的空间要小于财政政策。对于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运用,央行仍然以数量工具为主,利率工具的运用概率较低,公开市场操作仍是首选,存准率调整存在一定空间。预计2013年M2增速为14%,信贷规模控制在9万亿左右,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接近3万亿,增幅为30%。债券融资将成为企业置换银行信贷的重要融资方式。
彭文生预计,2013年新增贷款或达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券净发行量进一步扩大至2.1万亿元,以确保实现“稳增长”目标的资金来源。为了实现“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标,央行今年上半年仍有降低基准利率1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2次的政策空间。
2012年年末,影子银行的风险引发市场关注,华泰证券(601688)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指出,今年6月影子银行业务、表外债务到期可能要回表,偿付压力会大增,如果表内信贷规模控制得过死,银行资金紧张,会造成违约风险加大,高杠杆的债务恶化。因此央行的利率政策应该更灵活、更积极。可以通过适当降息、降准,缓解存量债务成本,保持经济去杠杆的环境。
在汇率方面,他指出,未来汇率升值空间很小。去年8月后,央行就让人民币即期汇率保持强势。但央行的努力并未改变资金的流向,资金依然外流。建议央行增加汇率弹性,适当放松对美元、日元的盯紧,弱化人民币即期汇率走势。
信贷投放或谨慎关注基建项目
分析人士预计,2013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银行将保持一定信贷供应,但银行总体信贷环境不会过于宽松。今年银行信贷会加大对城镇化建设支持力度,会较为关注与城镇化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但不会盲目投放信贷。
如果按照往年“3∶3∶2∶2”的投放节奏来看,预计今年1月将是放贷高峰。据记者了解,2013年1月首周,建行信贷投放量达415亿元。今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度超过1万亿元的可能性较大,需警惕放贷冲动。
紧盯城镇化建设投资
目前,各商业银行2013年信贷投放重点并未有确凿方案。但可以确定的是,与城镇化相关的建设投资将再次成为各家银行信贷的“必争之地”。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资金需求必然巨大。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总行的会议还没有召开,但从去年底至今,我们行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肯定会比2011年、2012年更关注。”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分行负责人称:“之前我们在2013年的信贷投向上比较看好消费领域,如消费信贷、物流公司和供应链。但城镇化目标提出后,我们又开始关注基建项目。只要国家政策定下来,银行肯定会跟上。”他透露,此前该行对地方基建项目态度相对保守,从2013年开始,该行会部署基础设施、原材料、钢铁等相关行业的项目储备。
银行业内人士坦言,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挂钩的,往往有许多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因此,商业银行在项目审核、信贷投放时仍十分谨慎。一家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信贷管理部人士称:“最近两年监管部门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清理的确比较严格,我们担心再次陷入平台贷款困局,所以银行在做项目时还是比较谨慎。”
中长期贷款增幅放缓
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2012年以来,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5.6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5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5301亿元。而2012年11月、12月的新增中长期贷款规模是负增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指出,由于2012年12月信贷偏紧,可能有很多项目推迟到2013年1月,加之银行愿意在年初多放贷,预计1月新增贷款明显增加,企业中长期贷款也会恢复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每年农历新年前后,企业投资活动都会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各家银行2013年的信贷重点需要等到2月以后才能明确,所以预计一季度银行信贷的投放都将以短期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回升速度会较缓慢。
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表示,实际上,年初银行对于大企业会集中放款较多,个人贷款投放量基本保持平稳。中长期贷款是否有所增长取决于市场投资状况。当然,社会融资规模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是中长期的,因此,单纯看银行信贷的指标意义已经降低。
齐鲁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刘启元表示,根据央行公布的2012年12月数据,长期贷款占比较上月继续大幅下降10.4个百分点,其中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占比为-3.4%、对企业的票据融资为-42.1%,这说明银行在尽量回收中长期贷款,并把票据融资转化为短期贷款。“银行正在收缩对企业的资金供给,企业的融资需求迅速转向直接融资市场和以信托为代表的‘影子银行’,这表明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条件更严格或恶化。这可能是年末现象,也可能是一种趋势性变化,确定性的结论需要更多观察。”(倪铭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