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单一的货币化补偿方式,很难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活。大连市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补助、社会事业等支出,全部纳入了市区财政预算
社会保障帮失地农民解除后顾之忧
隆冬时节,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大东沟村,农民于万芳家搬进了新楼房,暖气上晾着的衣服冒出氤氲水汽,装修一新的玻璃上结着晶莹的冰花。
“怎么也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这样干净舒适的小区,每年的物业费和取暖费村里都给免除了,住在这里基本没啥负担。”于万芳感慨地说。
仅仅两年前,于万芳及老伴陈素英还同辽宁大多数农民一样,住在农村低矮的平房里。到了冬天要自己烧煤取暖,弄得屋里黑乎乎的,有时烧不好还冷得要命。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甘井子区成为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大连湾装备制造业聚居区等重要功能区的发展重地。于万芳家里的几亩地被征用,政府将于大爷一家安置进了现在的新房。
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文伟介绍,甘井子区山地、滩涂和盐碱地较多,单纯依靠农业发展很难提高农民收入,而工业项目则可以大量使用滩涂和盐碱地,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吸引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提高收入。
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生活,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2002年,大连市选择在甘井子区进行试点,改变过去一次性货币化补偿的做法,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补助、社会事业等支出,全部纳入了市区财政预算。
“现在村里每个月给880多元,再加上城镇老年居民社会保障发的200多块,每个月能有1100多元。”谈起以后的生活,于万芳老人信心十足。
“如果单算经济账,选择一次性给失地农民货币补偿,显然是简单迅速的办法,财政只要一次性安排资金保证足额支付就行。”大连市财政局局长毛岩亮说,过去单一的货币化补偿方式,很难保障失地农民的长远生活。当失地农民的生存窘境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再次成为政府的沉重负担。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这局大棋里,政府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和社会效益账。让失地农民有更好的生活保障,才是政府追求的目标。”毛岩亮表示。
大项目落地,先预留20%的工作岗位给失地农民
保障失地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更重要的则是要让失地农民尽快就业,实现自我发展。在甘井子区,“大项目要落地,先预留20%的工作岗位给失地农民”已经成为一条铁律。
为解决失地村民因文化低、年龄大、无技术的难题,大连湾街道前盐村与辖区企业大连海洋重工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培训协议,自筹资金80万元,对本村121名失地农民进行吊车、电焊、起重、船体装配四个专业的培训。
“原来想着地没了就去城里打工,现在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工作解决了,挣得一点都不比城里人少。”今年41岁的农民唐士发曾经尝试过到城里打工,但因为缺少技术、年龄偏大,只能干些笨重的体力活。经过村里组织的职业培训,他学会了船体装配的技术工作,在海洋重工实现了再就业。他十分珍惜这个岗位,努力工作、表现出众,很快成为车间班长,每月工资也涨到了4000多元。
辛寨子街道大辛村党委书记张积春介绍说,大辛村近年来因为大连周水子机场的扩建工程先后征用了3000多亩土地,占到村集体土地的近一半。大量富余劳动力根本没法安置,只能靠补偿款维持生计。现在,村里失地人员全部纳入了区政府和街道统一管理,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让农民掌握了现代劳动技能。很多失地农民都到大连港打工,不少人还成为企业的骨干,收入提高了,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2011年,甘井子区共安排3亿元资金帮助失地农民等困难群体就业,仅全区新开工的169个大项目就为失地农民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