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以来,已有11家基金公司获准设立子公司,不过,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这些子公司要真正开展业务,还需等待另一个批文——业务许可证。
据了解,两个月来,拿到批文的基金子公司目前除了忙着筹备项目,就是评估风险,尚未有首单业务问世。“项目已经筹备得七七八八,就等着管理层最后一纸批文了。”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所有的子公司都在等业务许可证,听说要等一个月。”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认为,由于基金子公司业务涉及范围广,风险控制尚需评估,监管部门后续还将发布具体的操作细则,因此开展业务仍需等待。
批文到手却不能开展业务,一些较早投入子公司的基金公司表示很有压力。前期投入很大,目前无论是人员到位率、还是项目储备率,都处于万事俱备的状态,“最近一个月,子公司来了很多新人,办公室座位已不够用,大股东压力比较大,为了子公司的业务一直在开会。”一家拿到专户子公司批文的基金公司知情人士称。
此外,除了基本人员配备及设施投入外,由于担心子公司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些基金子公司还成立了风险评估委员会。一位专户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公司成立子公司,开展综合资产管理业务,涉及的范围更宽更广,带来的业务风险不能忽视。”
不过,部分股东有信托背景的基金公司在子公司风控投入上有一定优势。“我们股东是做信托的,因此子公司刚开始的业务大多数以和股东合作为主,风控系统也是借用股东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记者 张哲)
(来源:证券时报)